游客
题文

小麦的穗发芽影响其产量和品质。某地引种的红粒小麦的穗发芽率明显低于当地白粒小麦。为探究淀粉酶活性与穗发芽率的关系,进行了如下实验。
(1)取穗发芽时间相同、质量相等的红、白粒小麦种子,分别加蒸馏水研磨、制成提取液(去淀粉),并在适宜条件下进行实验。实验分组、步骤及结果如下:

步骤①中加入的C是__________,步骤②中加缓冲液的目的是________。显色结果表明:淀粉酶活性较低的品种是____________;据此推测:淀粉酶活性越低,穗发芽率越____________。若步骤③中的淀粉溶液浓度适当减小,为保持显色结果不变,则保温时间应____________。
(2)小麦淀粉酶包括α-淀粉酶和β-淀粉酶,为进一步探究其活性在穗发芽率差异中的作用,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

X处理的作用是使__________。若Ⅰ中两管显色结果无明显差异,且Ⅱ中的显色结果为红粒管颜色显著_________白粒管(填“深于”或“浅于”),则表明α-淀粉酶活性是引起这两种小麦穗发芽率差异的主要原因。

科目 生物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ATP在能量代谢中的作用的综合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下图表示动物、植物细胞二合一显微结构模式图。(序号与名称全对才给分)

(1)高等植物细胞特有的细胞器是[ ]和[ ]
(2)对来自内质网的蛋白质进行加工、分类和包装的细胞器是[ ]_______________ 。
(3)细胞内表面积最大的膜结构是[ ]______________。细胞生命活动所需能量主要来自[ ]______________。
(4)如果B图为大蒜根细胞,则应该没有[ ]___________。
(5)与核糖体形成有关的结构是[ ]______________。
(6)蓝藻和细菌也同样具有的细胞器是[ ]__________ ____。
(7)若某细胞同时有A、B图中各种细胞器,则为细胞。

现有一条多肽链,其化学式为C55H70O19N10,若将其彻底水解即可得到下列四种氨基酸:

试回答:
(1)题中四种氨基酸的分子结构通式可以表示为,在水解该多肽时断裂的化学键可以表示为
(2)分析组成该多肽的四种氨基酸发现,组成这些氨基酸分子的N原子在数量上具有的共同特点是,结合该多肽分子中N原子数量,则可以确定该多肽是由10个氨基酸经反应而生成的,在完全水解一分子该多肽时需要个水分子。
(3)细胞中合成该多肽的细胞器是,在这一过程中需要细胞中的(细胞器)提供能量。

根据相关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一般选用苹果、梨等作为还原糖检测的生物材料,原因是

(2)鉴定花生子叶中存在脂肪的实验中,要用体积分数为50%的酒精溶液而不是蒸馏水洗去浮色,这是因为
(3)鉴定黄豆组织中存在蛋白质时,向组织样液中加入双缩脲试剂的正确方法是
(4)在“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实验中,加入8%盐酸的目的包括 (多选)

A.改变细胞膜通透性,加速染色剂进入细胞 B.杀死细胞,水解DNA
C.有利于DNA与染色剂结合 D.使染色体中的DNA与蛋白质分离

(5)若要观察线粒体生活状态的形态和分布,需要用活体染色剂染液染成蓝绿色;观察叶绿体时临时装片中叶片要始终保持状态。
(6)制备细胞膜时选择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的原因是

为了验证“植物主茎顶芽产生的生长素能够抑制侧芽生长”,某同学进行了以下实验:
①选取健壮、生长状态一致的幼小植株,分为甲、乙、丙、丁4组,甲组植株不做任何处理,其他三组植株均切除顶芽。然后乙组植株切口不做处理,丙组植株切口处放置不含生长素的琼脂块;丁组植株切口处放置含有适宜浓度生长素的琼脂块。
②将上述4组植株置于相同的适宜条件下培养。
回答下列问题:
(1)比较甲组与乙组的预期结果,能够说明
(2)比较乙组与丙组的预期结果,能够说明
(3)比较丙组与丁组的预期结果,能够说明

根据”探索生长素类似物促进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的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生长素处理插条的方法主要有_____________和沾蘸法。不论哪一种方法,处理的部位都是插条的基部。
(2)实验中应设置空白对照组,该组应用______________处理插条。
(3)实验中要设计多个实验组进行对比。若对要研究的植物有关情况所知不多,需先设计一组溶液浓度梯度_____________的预实验进行摸索,以确定最适浓度大致范围。
(4)实验中对插条处理的时间长短应一致,同一组实验中所用到的植物材料也应尽可能做到条件相同等等,这些做法的目的是控制实验中的______________,确保其相同。
(5)实验中不同浓度生长类似物对插条的作用效果,可根据处理后插条的____________情况来反应。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