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图甲为某植物叶肉细胞代谢过程图,a和b为不同气体,①一⑥为不同过程,图乙为该细胞光照强度和温度与二氧化碳变化量的关系。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图甲的结构I产生a物质是通过________(填过程名称)来实现的,该过程同时将光能经ATP转变为________(填具体物质)中的稳定化学能。
(2)图甲中a物质生成的场所是________,b物质参与反应的过程中碳原子转移的途径是_________。
(3)图甲的结构Ⅱ中,产生能量最多的过程是__________(填过程名称),该过程发生的场所是______。
(4)图乙中的C点对应图甲中的过程有________(填数字符号),A点时,影响植物光合速率的因素为________。

科目 生物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人工湿地的作用 影响光合作用速率的环境因素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8分)下图为某种真菌线粒体中蛋白质的生物合成示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完成过程①需要等物质从细胞质进入细胞核。
(2)从图中分析,核糖体的分布场所有
(3)已知溴化乙啶、氯霉素分别抑制图中过程③、④,将该真菌分别接种到含溴化乙啶、氯霉素的培养基上培养,发现线粒体中RNA聚合酶均保持很高活性。由此可推测该RNA聚合酶由中的基因指导合成。
(4)用一鹅膏蕈碱处理细胞后发现,细胞质基质中RNA含量显著减少,那么推测一鹅膏蕈碱抑制的过程是(填序号),线粒体功能(填“会”或“不会”)受到影响。

若用一显微镜观察同一标本4次,每次仅调整目镜或物镜和细准焦螺旋,结果得下图。

(1)请从下列目镜与物镜的组合中找出与图像③④对应的是:③__________;
④__________。

A.目镜10× 物镜10×  B.目镜10× 物镜20×
C.目镜10× 物镜4×  D.目镜10× 物镜40×

(2)视野最暗的图象__________(填序号),图像太暗则应调节__________和__________。
(3)选择组合A,目镜10×,物镜10×,所观察到的物像是实际物体的__________倍,这个放大倍数是指__________(填“长度”、“面积”、“体积”);若A视野中细胞为160个,则换上D组合,视野中细胞为__________个。

下图是显微镜下观察到的几种细胞或组织图像,请据图回答:
(1)科学家依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将细胞分为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属于原核细胞的是__________(填标号)。

(2)图中能进行光合作用的是__________(填标号),A、B所示细胞都有的细胞器是
__________。
(3)地球上最基本的生命系统是__________,图中能表示生命系统个体层次的是
__________(填标号)。
(4)提取细胞膜时通常选用D图中的__________细胞,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以下为有关显微镜的问题,请回答:
(1)当显微镜的目镜为10×、物镜为10×时,在视野直径范围内看到一行相连的8个细胞,若目镜不变、物镜换成40×时,则在视野中可看到细胞(  )
A.2个 B.4个
C.16个 D.32个
(2)某学生在做实验时,先用一块洁净纱布揩拭镜头,再在一干净载玻片中央滴一滴清水,放入一小块生物组织切片,小心展平后,放在显微镜载物台正中央,并用弹簧夹片压住,然后在双眼侧视下,将物镜降至距玻片标本约1 cm~2 cm处停止。用左眼朝目镜里观察,同时转动粗准焦螺旋,缓缓上升镜筒。请指出该同学在操作中不正确的地方: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用显微镜观察细胞质流动时,常把叶绿体作为细胞质流动的标志物,这是因为(  )
A.叶绿体在不同强度的光照下会以不同的面朝向光源
B.如果没有标志物,细胞质的流动就难以观察
C.只有叶绿体颗粒可以移动,细胞质基质不流动
D.细胞质基质是流动的,细胞器是不运动的

回答下列有关生物进化的问题。
(1)在某小岛上生活着一群蜥蜴原种,该蜥蜴原种由许多个体组成,这些个体的总和称为_____________,这是生物进化的______________。小岛上所有蜥蜴个体含有的全部基因,称为蜥蜴的____________。
(2)随着岛上环境的改变,小岛上蜥蜴原种的脚趾逐渐出现了两种性状,W代表蜥蜴脚趾的分趾基因;w代表联趾(趾间有蹼)基因,联趾便于划水,因此联趾个体游泳能力很强,可以在水中获取食物,而分趾个体的游泳能力很弱。下图表示这两种性状比例变化的过程。

①由于蜥蜴过度繁殖,导致_______________加剧。
②小岛上食物短缺,联趾蜥蜴个体比例反而逐渐上升,其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图中所示的过程说明,自然环境的变化引起不同性状蜥蜴的比例发生变化,其本质是因为蜥蜴群体内的______________发生了改变。
④从生物多样性角度分析,图中所示群体中不同个体的存在反映了_____________多样性。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