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材料一:华夏民族,非一族所成。大古以来,诸侯(指远古时期的部落)错居,接触交通,各去小异而大同,渐化合以成一族之形,后世所谓诸夏是也。
——梁启超
材料二:中华开国五千年,神州轩辕自古传。创造指南针,平定蚩尤乱。世界文明,唯有我先。
——孙中山
材料三:清明节在黄帝陵公祭轩辕黄帝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盛事。2014年(甲午年)清明公祭轩辕黄帝典礼在黄陵县桥山黄帝陵祭祀广场隆重举行……4月3日电 据台湾“中央社”报道,马英九今天主持2014年遥祭黄帝陵典礼,凸显慎终追远、饮水思源寓意。这是马英九任内第4度主祭。
——摘自人民网
(1)材料一中的华夏族是今天哪个民族的前身?(2分)
(2)材料二“轩辕”指的是谁?依据材料二指出他的贡献有哪些?(6分)
(3)材料二、三表达了中华儿女对黄帝怎样的情感?

科目 历史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容易
知识点: 华夏族的人文初祖—炎帝和黄帝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歌谣中的历史
学习历史的方法有很多,其中通过编写历史歌谣的形式,可以生动地重温和再现历史。下面是网上下载的两段历史歌谣:
歌谣一:齐国君王齐桓公,任用丞相叫管仲,“尊王攘夷”为口号,第一霸主逞威风。
歌谣二:孝公治国有心计,商鞅变法最有力,战国后期秦最强,商鞅变法了不起。在吟咏品味之后,请回答下列问题。
(1)歌谣一中齐桓公成为第一霸主的标志事件是什么?
(2)歌谣二中商鞅变法的各项措施中,最遭到旧贵族反对的是哪一条措施?最受农民欢迎的是哪一条措施(4分)
(3)材料中体现齐桓公能成为“第一霸主”和“战国后期秦最强”的共同原因是什么?

中国近代化具有不同于其他国家的特殊性。中国近代化的过程是向西方学习的过程,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识图知史】
(1)请仔细观察与阅读下列图片,在相应的横线上写出相关的历史事件。
【探图识史】
(2)据图与所学知识,你认为中国学习西方的过程有何特点?
(3)图一到图四分别代表哪一政治派别的探索?
【解图悟史】
(4)中国近代化对当今中国现代化有何启示?

1902年,在北京郊区的一个农家院落内,一位祖籍香港岛、1880年移居台湾、1897又移居北京东交民巷,一年前被驱逐到此的历尽苦难的75岁老人,在给儿孙讲述自己60年来的经历。
(1)老人一生流离失所,受尽苦难分别与哪几个条约的哪一项规定有关?
(2)上述三个不平等条约分别对近代中国造成了什么严重后果?
(3)这些不平等条约的签订反映出中国近代史是一部什么样的历史?
(4)导致老人历尽苦难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九十年代前,在中国这块古老的土地上,爆发了一场对中国历史进程产生重大影响的革命。”“先生是站在时代前列的历史伟人,是伟大的爱国主义者,是中国民主革命的伟大先驱,他为追求民族独立,民主自由和民生幸福贡献了毕生精力。”——引自前中共中央总书记江泽民2001年10月9日的一次重要讲话
(1)材料中这场“革命”指什么?“先生”是谁?
(2)“先生”从19世纪90年代到20世纪20年代为中国民主革命所从事的主要革命活动有:

A.组建了革命团体____________。
B.在东京成立了统一的革命政党____________。
C.在机关报《民报》上阐发的革命指导思想是____________。
D.1912年元旦在南京就任临时大总统。

(3)如何理解材料中的革命“对中国历史进程产生重大影响”?请举两例加以说明。

仔细观察和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文物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历史与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和实物见证。如图名为“魂牵梦绕”的漫画,反映的是2009年二月,法国佳士得公司在巴黎拍卖中国圆明园流失文物鼠首和兔首铜像时中国人的感受。

(1)如图漫画中的“我”何时离开家?哪一战争使“我”离开家?
(2)“我”离开家,见证了哪两个侵略者的罪行?2013年6月,“我”已回家。对于我的“离家”与“回家”你有什么感想?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