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顶上阴谋家的帽子刚脱,头上便戴上了改革家的桂冠;策略家的徽章未送进门庭,蛮干家的门牌就已挂出。”这是对苏联一位政治家的评价,这位政治家的“蛮干”主要表现(   )

A.实行余粮收集制 B.实施经济“加速发展战略”
C.实现农业全盘集体化 D.开展种植玉米运动
科目 历史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容易
知识点: 戈尔巴乔夫改革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1977年9月邓小平指示:“政审,主要看本人的政治表现。政治历史清楚,热爱社会主义,热爱劳动,遵守纪律,决心为革命学习,有这几条,就可以了。总之,招生主要抓两条:第一是本人表现好,第二是择优录取。”这一指示的目的是

A.为更多人参加高考减少阻碍 B.招生政审要为改革开放服务
C.放弃“以阶级斗争为纲”路线 D.招生仍要审查考生家庭出身

1956年,毛泽东两次观看昆曲名剧《十五贯》,之后《人民日报》首次为一场戏剧演出刊发社论,称赞其“一出戏救活一个剧种”。当时昆曲复兴的主要原因是

A.国家方针政策的变化 B.舆论的大力宣传
C.传统名剧的再现 D.文化教育大跃进的推动

邓小平理论是在继承和发展毛泽东思想、集中全党全国人民智慧的基础上创立的。在新的历史时期,邓小平理论的发展性主要体现在

A.实事求是的思想原则 B.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国情的结合
C.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 D.满足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

中国共产党在革命和建设中,创造性地把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同本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是
①实行“工农武装割据”②对资本家生产资料实行赎买
③建立“一大二公”的人民公社④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孙中山选集》下卷载“因此吾人欲证实民族主义实为健全之反帝国主义,则当努力于赞助国内各种平民阶级之组织,以发扬国民之能力。盖惟国民党与民众深切结合之后,中国民族之真正自由与独立,始有可望也”。材料反映的孙中山民族主义观是

A.用暴力手段推翻满洲贵族的专制统治 B.改变清政府推行的民族压迫政策
C.主张反帝谋求民族的自由与独立 D.认识到工农才是中国革命的真正力量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