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乘旦先生对世界史的定义有两种:一是“世界的历史(historyoftheworld)”,这是一种“整体史”或“全球史”;二是各国历史的相加(historyofallcountries),事实上是一种组合起来的国别史。下面属于第二种定义的是( )
A.用多元价值观研究各民族在人类历史中的作用 |
B.物种——疾病的传播与交流 |
C.《双城记》把世界分成“光明之城”和“黑暗之城” |
D.近代前期以白银为媒介的世界市场的孕育 |
有学者对联共(布)中央政治局每年数百个讨论的议题进行统计发现,涉及中国或中共的议题,1945~1948年每年只有4~5个,而1949年便陡然增加到70个。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中国政局变化 | B.冷战重心东移 |
C.朝鲜半岛分裂 | D.意识形态相同 |
“从前我在法国接触了社会主义各种思想流派,深深为社会主义理想所吸引。今天这个理想居然在一个大国内开始实现了,心中感到无限兴奋和鼓舞。”上述认识的历史背景是
A.《共产党宣言》发表 | B.法国巴黎公社起义 |
C.俄国十月革命胜利 | D.中国民主革命胜利 |
作家包天笑曾回忆道:“那个时候,中国和日本打起仗来,而中国却打败了。割去了台湾之后,还要求各口通商,苏州也开了日本租界。这时候,潜藏在中国人心底里的民族思想,便发动起来。”当时“民族思想的发动”主要体现在
A.“开眼看世界” | B.主张“中体西用” |
C.宣传维新变法 | D.倡导“实业救国” |
1828年,一名德国旅行者把英国描述为一块“每年都有近乎神奇的新创造进入生活”的土地。当时英国的“新创造”来自
A.颁布《航海条例》 | B.提出经典力学 |
C.创立责任内阁制 | D.开展工业革命 |
“学者与政治家一同复苏了人类尊严的骄傲、人类实践主义的自信以及古典思想的魅力,他们在世俗舞台上首先表达了这些思想。”材料描述的是
A.智者学派 | B.文艺复兴 | C.宗教改革 | D.启蒙运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