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世纪40年代,伴随着明王朝的灭亡,清王朝建立起在全中国的统治。而同一时期的英国,也经历了一场不同含义的“革命”,这一“革命”最终结束了旧王朝的统治,建立了一个新的“王朝”。正是从这个时候开始,世界的天平开始失衡,东方的没落和西方的崛起都明显加快。从历史发展的趋势看,东西方“天平”失衡主要是指( )
A.东西方文明的衰亡以及兴起 |
B.东西方经济实力的对比和变化 |
C.东西方社会发展方向的变化 |
D.东西方军事力量的对比及变化 |
下列关于“人文精神的发展历程”的叙述与历史时期对应不正确的是()
选项 |
叙述 |
历史时期 |
A. |
从自然哲学走向人文哲学 |
古代希腊 |
B. |
从以“神”为本变为以“人”为本 |
文艺复兴 |
C. |
从简化宗教仪式到取消宗教仪式 |
宗教改革 |
D. |
从自然法则转向道德法则 |
启蒙运动 |
历史上西方的许多思想家为人类丰富的人文精神宝库做出了各自不同的贡献。在以下的启蒙思想家的观点中,由法国思想家卢梭提出的是()
A.我不能同意你说的每一个字,但是我誓死捍卫你说话的权利 |
B.地主是贪婪的野兽,永不知足的醉汉,他们留给农民的只是无法抢走的空气 |
C.社会秩序是为其他一切权利提供了基础的神圣权利,这项权利是建立在约定之上的 |
D.当立法权和行政权集中于同一个人或同一个机关之手,自由便不复存在了 |
马丁▪路德这样描述他在奥古斯丁修道院塔楼“福音体验”:“我夜以继日地思索‘上帝公义’的问题,直到我看出它与‘义人必因信得生’的关系。不久我便明白‘上帝的公义’真正指的是上帝以恩惠和怜悯使我们因信称义。我立即感到自己已得重生,乐园的门大开,让我进入。圣经的一切话语有了新意义。”马丁▪路德“福音体验”的重大意义在于()
A.动摇了上帝在人们心中的地位 |
B.是人类自我意识的第一次觉醒 |
C.使人们获得精神自由和灵魂救赎的自主权 |
D.使宗教神权、专制王权和贵族特权遭到沉重打击 |
《最后的晚餐》故事取材于《圣经》,但画中人物包括耶稣都没有圣光,取而代之的是自然光,所有人物的姿态和常人无异.这幅面主要体现了()
A.希腊罗马古典文化的传统 | B.人文主义的思想 |
C.成熟的资产阶级思想体系 | D.主权在民的原则 |
“熊和隐士成了好朋友。熊看到有苍蝇来打扰隐士睡觉,很生气。它抱起一块大石头砸向落在隐士额角上的苍蝇。苍蝇飞走了,隐士的脑袋也成了两半。”这一寓言故事可证明下列古希腊先贤那句名言的正确性()
A.“理性是与生俱来的” | B.“人生而平等” |
C.“人是万物的尺度” | D.“美德即知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