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杨宁一认为,在开创现代民主的实践中,各国特点迥异:“重自由而轻平等”、“突出平等的价值而对自由的保护不足”、“较好地处理了自由与平等的关系,使之相对均衡”。与此相对应的事件应该是(   )

A.美国独立战争英国革命法国革命
B.英国革命中国革命法国革命
C.英国革命法国革命美国独立战争
D.中国革命法国革命美国独立战争
科目 历史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较难
知识点: 英国内战 华盛顿在美国独立战争中的主要活动 辛亥革命推翻封建帝制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原创】梁启超在《五十年中国进化概论》中说:“革命成功将近十年,所希望的件件落空,渐渐有点废然思返,......,渐渐要求全人格的觉悟。”以下对“全人格的觉悟”的理解和认识,解读明显有误的是( )

A.“全人格的觉悟”,即指资产阶级激进派发起的新文化运动
B.对当时阻碍中国社会进步的封建专制文化进行了空前批判
C.传统儒家文化已不合时宜,需要彻底摒弃传统的儒家文化
D.高举“民主”与“科学”,“全人格的觉悟”有了统一走向

1920年1月,北大学生张国焘、康白情、许德珩等到上海拜访孙中山先生。孙中山说:“你们学生反抗北京政府的行动是很好的,你们的革命精神也是可佩服的。······如果我现在给你们五百支枪,你们能找到五百个真正不怕死的学生托将起来,去打北京的那些败类,才算是真正革命。”许德珩等回答:“孙先生也掌握过几万人的部队,何以革命还是失败了呢?新文化运动反对旧思想、旧势力,在那里艰苦奋斗,学生们赤手空拳不顾生死的与北京政府抗争,只因为没有拿起枪来,就不算革命吗?”下列归纳以上两种观点的思维角度的选项是( )

A.五四运动非革命/ 五四运动是革命
B.五四运动是学生反政府/ 学生反旧思想旧势力
C.革命是暴力夺权/ 革命是和平请愿
D.革命是枪杆子里出政权/ 文化运动也能促进变革

“三个世界”是对20世纪五六十年代国际力量的一个较为普遍的看法。关于“三个世界”的划分,曾出现了以下两种观点:


第一世界
第二世界
第三世界
第一种
资本主义阵营
社会主义阵营
亚非拉民族独立国家
第二种
美国和苏联
日本、欧洲、加拿大等
亚非拉发展中国家


对上述两种观点的分析,正确的是()
①都认识到两极对峙中产生的新兴政治力量
②都以意识形态和社会制度作为划分依据
③都以经济军事力量强弱作为划分标准
④都是对当时国际关系多极化的思考
A.①②B.①③C.①④D.③④

明末清初思想家王夫之说,“理即是气之理,理不先而气不后。”“礼虽纯为天理之节文,而必寓于人欲以见……故终不离人而别有天,终不离欲而别有理也。”王夫之对“理”的阐述()
①承袭了朱熹的天理观②体现了朴素唯物精神
③宣扬了经世致用观念④具有个性解放的色彩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下图是《1950-1984苏联和中国的粮食产量示意图》。对图中各阶段发展状况,分析正确的是()

A.a阶段:社会主义阵营的形成推动了两国粮产量的增长
B.b阶段:经济政策的失误导致两国粮产量的大幅回落
C.c阶段:受欧美经济的影响,苏联粮产量出现连续波动
D.d阶段: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推动了中国粮产量的大幅增长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