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京奏,禁中称文书,必发阁臣票拟。阁票用本、纸、小帖、墨字,内照票拟,或皇上御笔,或宦官代书,具即在文书上面用朱字。阁票如有未合上意,上加笔削或发下改票,阁臣随即封上,间有执正强争,也多曲折。”上述现象最早出现于( )
| A.唐朝 | B.北宋 | C.明朝 | D.清朝 |
三国时期的佛事活动,仍以译经为主。这个时期最著名的佛经翻译家是支谦和康僧会。康僧会在他编译的《六度集经》中大讲“恻隐心”、“仁义心”,而且还极力主张“治国以仁”,认为“为天牧民,当以仁道”。除了这些治国牧民之道以外,经中还大力提倡“孝顺父母”,歌颂“至孝之行”。唐僧会明显受到
| A.道家思想的影响 | B.儒家思想的影响 | C.法家思想的影响 | D.墨家思想的影响 |
对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 A.适应了汉武帝政治“有为”的需要 | B.实质是兼采百家之长,儒法合一 |
| C.推动了儒学教育的发展 | D.是中国封建思想专制的开始 |
与孔子思想不同,董仲舒主张 ①民贵君轻②天人感应③限制君权④君权神授
| A.①② | B.②③ | C.③④ | D.②④ |
学习历史,必须分清史实,解释、观点等。下列各项中,属于观点的是
| A.商朝甲骨文主要出土于殷墟 |
| B.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六国 |
| C.孔子是春秋时期鲁国人 |
| D.中国历史证明,国家合则利,分则弊 |
海洋文明、大河文明、草原文明曾分别被称为蓝色文明、黄色文明、绿色文明,其着眼点是三大文明的
| A.审美观念不同 | B.政治制度不同 | C.地理环境不同 | D.技术发展不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