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有学者指出,科举制度的积极意义不仅在于它促成的“上升”型流动,也在于其“下降”型流动。对此理解最准确的是(   )

A.提高了官员的文化素质
B.平衡了官员来源的地域分布
C.促进了社会阶层的流动
D.打破了世族对选官权的控制
科目 历史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较易
知识点: 世界经济格局的演变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右面这幅地图所反映的历史现象发生于()

A.英法百年战争之后
B.第一次世界大战后
C.第二次世界大战后
D.美苏的冷战结束后

1931年11月30日蒋介石发表了演讲词:“攘外必先安内,统一方能御辱,未有国不统一而能取胜于外者。故近日之对外,无论用军事方式解决,或用外交方式解决,皆非先求国内统一,不能为功。”据此推断蒋介石之后的主要行动是()

A.发动四一二事变,屠杀人民 B.调动军事力量,抵抗日本
C.围剿革命根据地,进攻红军 D.默认伪满洲国,妥协日本

美国罗斯福首次竞选总统与德国希特勒竞选建立纳粹政权大约在同一时期。面对同一背景,两人提出了一项共同的因应诉求。此项诉求最可能是()

A.政党轮替执政 B.实行民主政治 C.解决经济危机 D.建立集权政治

梁启超在《欧游心影录》中写道:“虽然侥幸没有小产了去,却成了先天很虚弱的一个孩子,连他的产婆(威尔逊)也弄地焦头烂额,把许多人对于他前途的热望,倒灰冷了一半。就此看来,……这件东西,还未到真正瓜熟蒂落的时候。”梁启超所指的产生于巴黎和会后的“这件东西”是()

A.国际联盟 B.对德和约 C.《四国条约》 D.美国霸权

“梳一东洋头,披件西式衣,……宣读婚约,互换约指,才一鞠躬,即携手而归,无傧相催请跪拜起立之烦。”(《申报·自由女子之新婚谈》)文中现象最有可能发生于何时何地()

A.清朝末年的北京 B.清朝末年的上海
C.民国初年的北京 D.民国初年的上海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