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统治者拥有征税权,可以组织军队,常常援引“凡使君主高兴的就具有法律效力”的古谚。这位统治者是
A.军事强人 | B.专制君主 |
C.等级君主 | D.立宪君主 |
孙中山在《中国问题的真解决》中指出:“在中国人民中有许多极有教养的能干人物,他们能够担当起组织新政府的任务:把过时的满清君主政体改变为“中华民国”的计划,经慎重考虑之后,早就制订出来了。……中国现今正处在一次伟大的民族运动的前夕,只要星星之火就能在政治上造成燎原之势。”这表明孙中山
A.认同中国共产党的革命道路 | B.认为民主革命的任务是建立君主立宪制 |
C.指出了国共合作的必要性 | D.对中国革命的前途充满信心 |
顾炎武曾说:“昔之清谈谈老庄,今之清谈谈孔孟。未得其精而己遗其粗,未究其本而先辞其末,不习六艺之文,不考百王之典,不综当代之务,举夫子论学论政之大端一切不问,而曰一贯,曰无言。”由此可见顾炎武
A.批判理学家空谈义理,脱离现实 | B.指责理学家抛弃先秦时期孔孟之说 |
C.深刻地揭示出了明朝灭亡的根源 | D.认识剑明清儒学已不适应时代需要 |
下列有关右侧《木棉拨车图》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图中工具反映出农业技术的进步
②图中工具主要用于棉纱加工
③拨车产品主要供家庭消费
④该图经机器印刷而成
A.①② | B.②③ | C.①④ | D.③④ |
唐太宗曾对王珪说:“国家本置中书、门下以相检察,中书诏敕或有差失,则门下当行驳正。人心所见,互有不同……比来(近来)护己之短,遂成冤隙。或苟避私冤,知非不正,顺一人之颜情,为兆民之深患。”对唐太宗的话理解正确的是
A.中书、门下之间在运作时存在不尽如人意之处 |
B.中书与门下分工明确,有利于提高决策效率 |
C.中书与门下相互制约,可抑制宰相权力的膨胀 |
D.中书、门下之间易相互扯皮,降低行政效率 |
班固曰:“自武帝初立,魏其、武安侯为相而隆儒矣。及仲舒对策,推明孔氏,抑黜百家,立学校之官,州郡举茂才、孝廉,皆自仲舒发之。”材料表明
A.在起用董仲舒之前,儒学的正统地位已确立 |
B.举孝廉、兴太学的做法是为了提高儒学地位 |
C.武帝拜董仲舒为相后,实行了一些尊儒措施 |
D.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有利于教育事业的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