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地边疆危机,消息上报朝廷后,皇帝一方面交代兵部迅速调兵迎敌;另一方面责成户部尽速调度粮草,备军队急用。幕僚根据皇帝旨意。草拟诏书,经皇帝确认无误后,直接送至兵部、户部等电位执行。这一现象发生在
A.秦朝 | B.唐朝 |
C.宋朝 | D.明朝 |
某同学在研究一战爆发的有关史实时找到了以下因素。下列各项按一定的逻辑联系排列起来,正确的是()
①资本主义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规律
②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
③帝国主义国家争夺霸权和殖民地
④帝国主义国家之间力量对比的变化
⑤帝国主义两大军事集团的形成
⑥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
A.①→②→③→④→⑤→⑥ | B.②→④→①→③→⑤→⑥ |
C.④→①→②→⑤→③→⑥ | D.①→④→③→②→⑤→⑥ |
《中国近代民族经济发展史》一书记载:“1912年日本输华商品总值只有9 000多万两白银,1919年增至2.4亿两;美国从1913年的3 500多万两,增至1919年的1.1亿两。日本由原来在列强对中国的经济中占第六位上升到与首位的英国势均力敌;美国在华的地位也举足轻重。”以下对这段材料反映的情况理解不正确的是()
A.美、日有效地遏制了英、法的对华侵略 |
B.日本、美国乘一战之机扩大了对华侵略 |
C.欧洲列强对华输出资本和商品有所减少 |
D.列强在华的侵略实力对比发生了重大变化 |
第一次世界大战是帝国主义战争,这一结论的依据是()
A.交战双方主要是帝国主义国家 |
B.主要交战国的目的是重新瓜分世界 |
C.战争的深层原因是英德矛盾已成为帝国主义国家间的主要矛盾 |
D.后起的资本主义国家要压倒老牌资本主义国家 |
1917年4月,美国加入协约国集团对德宣战,主要原因有()
①与英法历史文化联系密切
②德国实行“无限制潜艇战”
③确保美国在协约国的利益
④消弭苏俄退出“一战”的影响
A.①②③ | B.①②④ | C.①③④ | D.②③④ |
英国当代著名历史学家艾瑞克·霍布斯鲍姆说过:“在1815~1914年的百年间,大国间的战争几乎都不出自家门前的区域。……但是这一切,到了1914年都改变了。”这里的“到了1914年都改变了”的含义是( )
A.欧洲大陆的争霸主角由法德变为英德 |
B.欧洲大陆的争霸主角由法俄变为德俄 |
C.欧洲的英德矛盾成为世界争霸的主要矛盾] |
D.一战爆发,战争范围从一洲扩展到三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