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0年签订的《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规定:“一旦缔约国任何一方受到日本或与日本同盟的国家之侵袭,因而处于战争状态时,缔约国另一方即尽其全力给予军事及其他援助。……缔约国双方均不缔结反对对方的任何同盟,并不参加反对对方的任何集团及任何行动或措施。……缔约国双方保证以友好合作的精神,并遵照平等、互利、互相尊重国家主权与领土完整及不干涉对方内政的原则。”对该条约理解错误的是
①中苏双方同意一致制止日本的侵略行动
②中国实行不结盟政策
③表明中苏双方互助与合作的愿望
④中苏双方都表示拥护周恩来提出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A.①② | B.②④ | C.③④ | D.②③ |
有人说,“对于苏俄农民而言,1920年的秋天阴云密布,1922年的春天则是阳光灿烂。”这里“阳光灿烂”最有可能是因为
A.农民无偿获得永久属于自己的土地 | B.农民纳税后能自由支配剩余的粮食 |
C.苏维埃政府免去了农民赋税 | D.农民享有优先处理农产品的权利 |
1932年美国总统说:“我看到这个国家二分之一的人住无定所,食不果腹,什么是衡量社会进步的标准?那不是看已经拥有很多的人是否获得更多,而是看那些一无所有的人是否得到足够的保障,”按照他的这一理念,美国政府采取的措施有 ①以工代赈扩大就业②削减农业,政府补贴③保障存款,恢复银行信用④要求企业制订章程,规定工资标准和工作时日
A.①② | B.②③ | C.①③ | D.①④ |
美国总统奥巴马曾说“……中国却没有等待,实施经济改革。德国、印度也没有等待。这些国家没有原地踏步,也不想成为次要国家。”这表明:
A.“一超多强”局面 被打破 | B.美国已沦为次要国家 |
C.新的世界格局已经确立 | D.多极化趋势正在加强 |
某班同学在学习巴黎公社时,对巴黎公社产生了四种认识,其中正确的是
A.巴黎公社反映出资本主义发展已呈下降趋势 |
B.巴黎公社是当时法国资本主义发展的必然结果 |
C.如果有统一的革命政党的领导就能获得成功 |
D.巴黎公社是各种偶然因素促成的,其失败是必然的 |
衣冠楚楚的绅士和淑女与衣衫褴褛的下层人民同挤一列火车,还得到处给别人让路。保守人士惊呼,铁路会带来某种“平等化的危险”。民主人士拍手称赞:“我看到这列火车真高兴,我想封建制度是永远一去不返了。”上述材料表明
A.火车的出现对社会关系也产生了巨大冲击 | B.英国的火车票价非常便宜 |
C.保守人士反对火车的出现 | D.铁路是由民主人士积极倡导修建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