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奥多·罗斯福说,“我们正面临着财产对人类福利的新看法??有人错误地认为,一切人权同利润相比都是次要的。现在,这样的人必须给那些维护人类福利的人民让步了。每个人拥有的财产都要服从社会的整体权利,按公共福利的要求来规定使用到什么程度。”这段话反映了西奥多·罗斯福怎样的改革理念( )
A.人权比利润更重要 |
B.调整财产与公共福利的关系 |
C.反对垄断 |
D.追求社会和谐 |
某研究者查阅到光绪二十七年一份吏部档案 ,残缺不全,原文有:“上年□月间,□□入都,本署即被占据,迨洋兵撤退,检查署内所存档案则例等件,全行遗失。”与这份档案相关的历史事件是
A.第一次鸦片战争 |
B.第二次鸦片战争 |
C.甲午中日战争 |
D.八国联军侵华 |
孙中山认为,义和团运动是“对于欧美的新文化之反动”;“其勇锐之气,殊不可当,真是令人惊奇佩服。经此一战,外国人才知道中华民族是不可消灭的”。以上材料说明孙中山对于义和团运动的评价是
A.否定其排外主义 | B.赞扬其反侵略精神 |
C.有赞扬又有批评 | D.全面赞扬与肯定 |
美国提出的“门户开放”政策得到了列强不同程度的赞同是因为
A.美国当时已称霸世界 |
B.它利用了列强在侵华问题上的矛盾 |
C.帝国主义已建立了瓜分中国的同盟 |
D.它承认了列强在华的既得利益,又有利于他们在华进一步扩张 |
19世纪的爱国诗人丘逢甲在《往事》中写道:“银烛鏖诗罢,牙旗校猎还。不知成异域,夜夜梦台湾。”这里台湾成“异域”是指
A.鸦片战争中英国占领台湾 |
B.甲午战争中日本占领台湾 |
C.荷兰殖民者占领台湾 |
D.《马关条约》后日本割占台湾 |
姜鸣指出:北洋舰队苦心经营凡二十年,耗银3000余万两,相当于同期江南制造总局以及福建船政局从创办到中法战争爆发17年总支出之和……这种情况对于一个近于崩溃的半殖民国家是更不胜负担。这段材料:
A.反映了清朝政府重视海防 |
B.正确指出了北洋舰队灭亡主因 |
C.揭露清朝政府统治腐朽的根源 |
D.揭示了甲午中日战争必然结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