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图:2010~2014年中国互联网市场经济规模

注:①互联网市场经济规模是指依托大数据、云计算等新技术,以互联网为载体的各种应用服务运营商的收入。
②2013年美国、法国、德国互联网经济占GDP比重分别为4.3%、4.2%和3.7%。
表:2010~2014年中国信息消费发展变化情况

                            年 份
内 容
2010
2011
2012
2013
2014
中国信息消费规模(万亿元)
1.0
1.3
1.7
2.2
2.8
人均居民信息消费水平(元)
756.35
982.3
1266.5
1595.3
1896.4
居民信息消费支出占总消费支出比重(%)
7.19
8.04
8.90
9.15
9.68

注:信息消费是一种直接或间接以信息产品和信息服务为消费对象的经济活动。
结合上述材料,简述发展互联网经济对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意义。

科目 政治   题型 探究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生态文明建设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材料一:说起中国的古代文明,除了故宫、长城,我们还会讲苏轼、李白的文学作品,会讲文天祥、岳飞等人爱国主义的精神价值……
材料二:目前,发达国家文化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GDP)的比重大约在10%-12%。2012年,我国文化产业实现增加值18071亿元,占国内生产总值的3.48%。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的有关知识,说明我国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重要性。

2014年1月,国务院批复陕西“西咸新区”为国家级新区。西咸新区是古丝绸之路的起点。国之交在于民相亲,有专家认为,共同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要文化先行一步,加强沿线国家文化的交流,增进相互了解,做到民心相通。
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说明材料中观点合理性的理由,并为如何做到民心相通提一些政策性建议。

王女士和李先生都是某空调公司员工,下面是二人工作和生活中的几个情景:
情景一:两人2013年结婚。共同爱好是旅游,最大愿望是游遍祖国的山山水水。当时两人的月收入是12000元,除了各项家庭开支,所剩无几。旅游计划一直未能如愿。
情景二:2014年,由于业绩突出,李先生被聘为公司部门经理,月薪3.5万元,下个星期即上任。二人的月家庭收入达到6万元,于是二人开始制定旅游计划,本周末就来个二日游。然后计划先国内游后出国游,梦寐以求的旅游终于要来的了。
情景三:李先生在工作中遇到了一个重大的战略抉择,有甲乙两个城市:甲市大约有10万富人,月收入平均是30万元,有90万个穷人,月收入只有800元。乙市大约也有100万人,但他们月收入水平都在3000元到4000元之间。到底在哪个城市设更多的空调销售点更合适?
分析说明上述三个情景体现了什么道理?

中国经济新常态的背后,是政府新一轮扩内需的转型升级,消费被赋予更大的增长预期。而扩大居民消费要在提高消费能力、稳定消费预期、增强消费意愿、改善消费环境上下功夫,不断提高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力。
结合材料,运用“多彩的消费”的相关知识,谈谈我国政府应如何让消费成为经济增长的拉动力?

材料一:党的十八大报告首次提出建设“美丽中国”。“美丽中国”尊重生态文明的自然之美,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建设生态文明,必须建立系统完整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用制度保护生态环境。全会号召,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不断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美丽中国梦而奋斗!
材料二:信息消费的增长是当前消费增长的重要因素。互联网流量爆发式增长将成为推动经济增长的强大动力。据预测,到2020年,我国大型企业网上销售将提高到80%。电子商务规模持续高速扩张,互联网与制造业、金融业、物流业等融合,极有可能孕育着中国的“新经济”。
(1)结合材料一,运用经济生活知识,分析建设“美丽中国”对消费者和企业可能带来的影响。
(2)结合材料二,运用企业经营的知识,分析在信息消费和电子商务高涨之下,企业应怎样获得经营成功。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