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图为某植物叶肉细胞中的两种膜结构以及发生的化学反应,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图甲、乙中两种生物膜分别存在于叶绿体和线粒体 |
| B.图甲上产生的O2能被图乙所在的结构利用,至少穿过4层生物膜 |
| C.图乙膜上[H]主要来源于葡萄糖的分解,其反应速率受温度的影响 |
| D.图甲和图乙所示的结构,除了产生图中所示的物质外,都能产生ATP等物质 |
关于有氧呼吸过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A.进行有氧呼吸的生物都必须有线粒体
B.第一阶段葡萄糖分解成丙酮酸,产生大量的[H]和ATP
C.第二阶段丙酮酸分解成CO2和H2O,产生少量的[H]和ATP
D第三阶段[H]和氧结合产生水,同时生成大量的ATP
单克隆抗体制备过程中,骨髓瘤细胞和B淋巴细胞诱导融合后,要用特定培养基筛选出杂交瘤细胞。在这种培养基上不能存活、增殖的细胞是
①B淋巴细胞②小鼠骨髓瘤细胞
③B淋巴细胞自身融合细胞④小鼠骨髓瘤细胞自身融合细胞
⑤杂交瘤细胞
| A.①②③④ | B.①③⑤ | C.②④ | D.①③ |
两支试管中分装有等量的荧光素,开始都发光,过了一段时间都不再发光。有人在两支试管中分别加入甲、乙两种物质,结果加入乙物质的试管又发光了。则乙物质可能是
| A.淀粉 | B.麦芽糖 | C.葡萄糖 | D.ATP |
一个ATP分子中含有腺苷、磷酸基和高能磷酸键的数目依次是
| A.1、2、3 | B.2、2、2 |
| C.1、2、2 | D.1、3、2 |
下图实验装置用于研究温度对凝乳酶催化乳汁凝固的影响。先将酶和乳汁分别放入两支试管,然后将两支试管放入同一水浴(温度用T℃表示)中持续15min,再将酶和乳汁倒入同一试管中混合,保温并记录凝乳所需要的时间。
通过多次实验,并记录不同温度下凝乳所需要的时间,结果如下表:
| 装置 |
A |
B |
C |
D |
E |
F |
| 水浴温度(T℃) |
10 |
20 |
30 |
40 |
50 |
60 |
| 凝乳时间(min) |
不凝固 |
7. |
4 |
1.5 |
4 |
不凝固 |
据此实验,回答:酶和乳汁分别水浴加热到一定温度后再混合加热,其原因是
A.确保实验是在设计的温度下进行 B.进行对照
C.确保反应物的体积相等 D.缩短实验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