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朝早期,统治者试图在周朝松散的政治联盟和秦朝严格的中央专制间走一条中间路线。”这里的“中间路线”是指( )
A.中朝制度 | B.郡国并行制度 |
C.刺史制度 | D.行省制度 |
汤因比曾这样评价一件史事:“顺利地在旧瓶里装进了新酒,还不至于引起旧瓶爆炸。”并认为:“这可以说是一种宪法方面的胜利,这种胜利应该当作是一种惊人的技艺。”汤因比所评价的是:
A.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 | B.美国联邦共和国的确立 |
C.法国共和制度战胜君主制度 | D.近代德国宪法好议会装饰下的皇帝专制 |
一个历史小组在讨论对于李鸿章的评价时,发生了分歧:
甲:没有李鸿章就没有中国的近代化
乙:李鸿章不但双手沾满了人民的鲜血,而且是一个大卖国贼
丙:李鸿章领导的洋务运动改变了传统的“夷夏”观,开明的士大夫和官僚们认识到中国再不是“天朝之国”,而是世界各国的一员,并且是远不如西方各国富强的一员
丁:李鸿章领导的洋务运动促进西方科学技术和其他社会事物的逐步传入,在通商口岸、沿海地区,社会风气也开始发生了一些变化
以上几位同学的评价可能运用的历史史观的顺序是:
A.近代化史观社会史观革命史观全球史观 |
B.近代化史观革命史观全球史观社会史观 |
C.全球史观革命史观近代化史观社会史观 |
D.社会史观革命史观全球史观近代化史观 |
刘大白在诗《红色的新年》中写道:“拿锤儿的说:‘世间底表面的,是谁造成的?你瞧!世间人住的、著的、使的,哪一件不是锤儿下面的工程?’拿锄儿的说:‘世间的生命,是谁养活的?你瞧,世间人吃的、喝的、抽的,哪一件不是锄儿下面的结果?’”(注:刘大白,最早反映工农生活的诗人,该诗创作于民国七年)其创作的背景是
A.胡适等人提倡新文学革命 | B.南京国民政府统治黑暗 |
C.俄国建成社会主义社会 | D.李大钊创立中国共产党,宣传社会主义 |
2006年6月,温家宝总理访问埃及时曾说,非洲人民对中国有“德”。我们中国人讲究“人有德于我也,不可忘也”。有“德”主要是指
A.援助中国的抗日战争 | B.支援中国的“一五”计划建设 |
C.与中国共同奉行不结盟政策 | D.支持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
大运河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成果。但也有学者认为大运河的开凿对中国具有深远的负面影响——“历史上大运河沿岸繁荣的代价是东部沿海的荒凉和寂寞”。该学者意在说明
A.历史上专制政权的保守 | B.运河阻挡了国人奔向海洋的步伐 |
C.统治者耽于享乐的腐朽 | D.海禁政策是运河沿岸繁荣的保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