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下表,从表中信息,我们可以看出( )
《申报》时论统计(1882年1月至6月)
题材 |
本埠 |
全国 |
国外 |
数量 |
57篇 |
80篇 |
37篇 |
比例 |
33% |
67% |
|
A.《申报》已经成为一种政论性报纸
B.《申报》开始关注全国及国外的时政
C.《申报》正在摆脱乡土意识的束缚
D.《申报》成为当时发行量最大的报纸
唐代文学家柳宗元说:“周之失,在于制;秦之失,在于政,不在制”。材料中的两个“制”分别是()
A.分封制和郡县制 | B.宗法制和郡县制 |
C.分封制和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 | D.宗法制和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 |
中国虽然有着统一的文字,但各地区间的语言却千差万别。历朝历代的官方语言也不尽相同,以下哪个是唐朝的“官话”()
A.粤语 | B.普通话 | C.秦腔 | D.湘语 |
某思想家说:“我之出而仕也,为天下,……为万民,非为一姓也…”他所反对的是( )
A.民主共和制 | B.中央集权制 |
C.专制主义制度 | D.君主立宪制 |
据《春秋》记载,西周初年,周天子分封鲁国时举行了一套隆重的策命典礼,并由司空(官职)“授土”,司徒(官职)“授民”。对这一史实最恰当的解释是()
A.周天子用最高礼节接待鲁国国君 |
B.鲁国国君的地位仅次于周天子 |
C.鲁国国君权力源于周天子 |
D.周天子重视礼制建设 |
两汉时期,皇帝的舅舅、外祖父按例封侯;若皇帝幼小,执政大臣也主要从他们之中选择,这被当时人们视为“安宗庙,重社稷”的“汉家之制”。汉代出现外戚干政的根本原因是()
A.皇帝依靠外戚抑制相权 | B.君主权力的不断集中 |
C.过分倚重母族亲属关系 | D.刘氏同姓诸侯王势力强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