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9年9月外交部和中联部送来了苏联经济学硕士格洛托夫所写的《论集体农庄所有制的发展前途》一文。毛泽东看后批示:“此人根本不研究马、恩、列思想,并且连斯大林公社必定是集体农庄的高级形式这一观点也否定。总之,作者认为公社无论何时都是有害无益的。”毛泽东这一批示说明了( )
A.中苏两国的国家关系已经出现了严重恶化 |
B.苏联学术界与其政治价值观相背离 |
C.赫鲁晓夫取消集体农庄的办法被中国指责 |
D.中国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出现曲折 |
明朝时分封封号有的还具有地名因素,如楚王、蜀王、鲁王等,且必须就藩(到封地去居住);清朝的分封封号则大都是礼节性的,如恭亲王、果亲王、睿亲王等,且一律在京居住。这从侧面反映出
A.君主专制的加强 | B.分封制日渐徒具其名 |
C.中央集权的加强 | D.宗室诸王地位的提高 |
“元丰三年(1080),……(宋神宗)对职官制度作了改革。……借以发挥中书揆议、门下审复、尚书承行的职能,……许多机构便或省或并,如三司归户部和工部,审官院并于吏部,审刑院划归刑部。”这表明宋神宗元丰三年后
A.君主专制遭到削弱 | B.中央官制实际上是三省六部制 |
C.中央集权得到加强 | D.中央官制实际上是二府三司制 |
古希腊伊壁鸠鲁说:“法律同国家一样,也是人们相互约定的产物。法律就是宣布正义。正义对所有人都是一样的,因为它是人们相互交往中的一种有益的东西。”该材料
A.强调古希腊的法律具有正义性 |
B.说明法律是维护统治阶级利益的工具 |
C.与卢梭的学说具有某种相似性 |
D.体现立法的标准和共同本质是正义 |
夏商周三代的更替是在部族之间进行的。夏人、商人、周人是同时并存的三个部族,夏商周三代实际上经历了三次从酋邦演变成国家的过程。这表明
A.夏、商、周三个部族地位平等 | B.商朝时商部族居主导地位 |
C.西周建立后商部族已不复存在 | D.周部族出现于西周建立后 |
二战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普遍加强了对经济的干预;社会主义国家则在经济改革中突出了市场因素。不能反映二者共同点的改革是
A.美国罗斯福新政 | B.勃列日涅夫改革 |
C.中国的改革开放 | D.戈尔巴乔夫改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