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天惟时求民主,乃大降显于成汤。”
——《尚书》
材料二 关于苏格拉底被判处死刑的材料

雅典人口总数
雅典公民总数
陪审员
审判员
产生方式
表决形式
程序
罪名
约40万
约4.2万
6000
501
抽签
举手
一审制
怠慢神和蛊惑青年

我们的制度之所以被称为民主政治,因为政权是在全体公民的手中,而不是在少数人手中。——伯利克里
材料三  18世纪末的法国大革命从许多方面来看都是美国革命的一个直接后果,但它要解决的问题却不同于美国革命,而和一个半世纪以前的英国革命如出一辙……英国革命和美国革命对现代民主政治的创新具有重大意义,而法国革命是全球性政治民主化潮流开启的标志。
——马克垚主编《世界文明史》
(1)依据上述三个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说明三个材料中有关“民主”含义的本质区别。
(2)从现代化视角来看,材料三所指美国革命要解决的主要问题是什么?为什么说英法革命“如出一辙”?如何理解“英国革命和美国革命对现代民主政治的创新”这个观点?
(3)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民主”的认识。

科目 历史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较难
知识点: 英国内战 华盛顿在美国独立战争中的主要活动 古希腊的历史遗产 法国的沦陷 明清时期科技的衰落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儒家思想在中国古代思想史上占据着极其重要的地位,阅读下列材料: 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图一(前551-前479年) 图二(前179-前104年)
2005年央视春节联欢晚会有一个别开生面的节目:对联集锦。山东和山西的对联是:山东上联:孔子仁,关公义,人文典范;山西下联:泰山日,壶口烟,天地奇观。山东人以孔子为骄傲,其实孔子也是中国的,更是世界的。因为孔子开创的儒家文化,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它已经渗透到中国人思维意识的深层,所以要了解中国,要了解中国文化,不能不去了解儒家文化。
(1)图一中历史人物是谁?其思想核心是什么?
(2)图二中历史人物是谁?其主要思想有哪些?此后儒学地位发生怎样的变化?
(3)图二中历史人物所在朝代的皇帝与秦始皇对待儒家的态度在本质有何共同点?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第36条每一个真诚悔改的基督徒,即令没有赎罪券,也同样可以得到赦罪或免罪。
……
第86条教皇是一切富人中的最富有者,为什么不用他自己的钱来建造圣彼得教堂,而必须花费可怜的信徒们的钱呢?
——《九十五条论纲》
材料二人们只有通过信仰,而不是其他任何手段,才能回报上帝。
——马丁·路德
……通过永恒的、不变的意图,上帝始终决定着谁可以被拯救,谁将被毁灭。
——约翰·加尔文
(1)根据材料一,说出马丁·路德发表《九十五条论纲》的出发点。指出这一论纲在宗教改革中的地位。
(2)比较材料二中马丁·路德与加尔文主张的共同之处。结合所学知识,评述他们的共同主张在欧洲历史上产生的积极作用。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商鞅变法则是战国变法运动中的最辉煌篇章。作为战国各国变法中最为全面、最为彻底的一次变法,商鞅变法规模大、措施全、历时久、推行力度大,取得大的成功。变法是一场封建化运动,推动了秦国的社会转型。废除了旧的经济、政治制度,建立了全新的经济、政治体制,从而顺应了时代发展的潮流。
──网民“草根学者”的转帖
材料二“自古驱民在信诚,一言为重百金轻。今人未可非商鞅,商君能令政必行。”
——王安石
材料三财不足用于上而下已弊。兵不威于外而敢娇于内,制度不可为万世法而日益丛杂,一切苟且,不异五代之时。
——欧阳修
材料四如图

请回答:
(1)材料一作者肯定商鞅变法的最主要依据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商鞅变法所废除的 “旧的政治、经济制度”。
(2)材料二表明王安石对商鞅哪一方面的什么观点?
(3)材料三中欧阳修指出了什么社会问题?王安石为解决这些问题的针对性措施有哪几个?
(4)明显可以看出,材料四中左图到右图表明社会习俗方面的最大变化是什么?
(5)上述材料中涉及的改革有的能推动社会形态的转型。请依据史实准确概括其主要表现。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黑土,将是最好的证人,因为正是我,为她拔掉了树立着的许多界标亦即抵押地产的标识。许多被出卖的人们,我已使他们回到这神所建立的雅典,其中有的无辜被售,也有的是因故出卖;有的为了可怕的贫穷所迫,逃亡异地,也有的惨遭奴隶的卑贱境遇,甚至就在家乡,面临着主人的怪脾气发抖,我都使他们解放。            
——梭伦
材料二  梭伦改革对雅典公民的财产等级划分和政治权利分配

等级
等级名称
财产资格
分享的政治权利
第一等级
500斗级
年收入500麦斗以上
可以担任一切官职
第二等级
骑士级
年收入达300麦斗
可以担任除司库以外的高级官职
第三等级
双牛级
年收入达200麦斗
可以出任低级官职
第四等级
日佣级
年收入200麦斗以下
有选举权无被选举权


材料三 社会一天天成长,越来越超出氏族制度的范围;即使是最严重的坏事在它眼前发生,它也既不能阻止,又不能铲除了。但在这时,国家已经不知不觉地发展起来……既然氏族制度对于被剥削的人民不能有任何帮助,于是就只有期望正在产生的国家。而国家也确实以梭伦制度的形式给予了这种帮助,同时它又靠牺牲旧制度来增强自己。梭伦揭开了一系列所谓政治革命,而且是以侵犯所有制来揭开的,至于他在公元前594年实现改革的方式,我们在这里可以不谈。迄今的一切革命,都是为了保护一种所有制以反对另一种所有制的革命。它们如果不侵犯另一种所有制,便不能保护这一种所有制。
----恩格斯《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
材料四最重要的是,梭伦使城市事务与普通自由民的切身利益联系起来。他不能再呆在家里说什么,“哦,我今天公务繁忙”或“天正在下雨,我最好呆在家里”。他被期待着恪尽职守:参加市政会议,并担负起保卫城邦安全与繁荣的重要职责。
——房龙《人类的故事》
请回答:
(1)概括材料一梭伦改革的措施,并指出它保护了公民的什么权利?
(2)材料二中的改革措施是什么?有何特点与作用?
(3)据材料三,恩格斯认为梭伦改革的实质是什么?贵族出身的梭伦为什么会在改革中触犯贵族的利益?
(4)据材料四,指出梭伦改革的主要影响。

18世纪中后期,一场对人类历史发展有着重大影响的革命首先在英国爆发。这场革命虽然没有刀光剑影,却对人类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大大改变了世界面貌。1870的以后,欧美资本主义国家科学技术的发展突飞猛进,各种新发明,新技术层出不穷,带来了社会生产力的巨大飞跃,使工业革命发展到一个新阶段。
阅读材料:
材料一:随着两次工业革命的发展,人类由传统农业社会进入现代工业社会,人类历史实现了从分散的地域性历史向整体的世界历史的重大跨越,开始了工业文明的全球扩张。
材料二:“革命是历史的火车头”。衣冠楚楚的绅士和淑女与衣衫褴褛的下层民众同挤一列火车,还得处处给人让路。保守人士惊呼,铁路会带来某种“平等化的危险”。民主人士拍手称赞:“我看到这列火车真高兴,我想封建制度是永远一去不返了。”
——岳麓版高中新课程《历史》必修Ⅱ
材料三:恩格斯说,“科学是一种在历史上起推动作用的革命的力量。”
回答两次工业革命的有关问题:
(1)英国率先开展工业革命的前提和条件(三个即可)分别是什么?
(2)两次工业革命中出现了哪些新兴的工业部门(各举两例)
(3)两次工业革命中交通工具变革有哪些重大发明(各举两例)?
(4)结合材料二及所学知识,你认为交通运输工具不断改进对社会发展有何作用?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