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周恩来说:“一个民族完全聚居在一个地方的比较少,甚至极少。历史的发展使中国各民族多数是杂居的,互相同化,互相影响。”从中可以看出我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主要因素是(    )

A.杂居融合的现实国情
B.民族团结与平等的历史传统
C.民族共同繁荣的经济任务
D.各民族反侵略的政治需要
科目 历史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容易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宋朝有一条规矩,“官员不入酒肆”,一旦发现官员在酒店吃喝,不管公款私款,即刻遭到御史弹劾,重则罢官免职,轻则纪律处分。另一条老规矩是,王公贵族“不得取食味于四方”,即不得向各地索要特产和美味佳肴。这些规矩产生的积极作用是(  )

A.遏止了官吏横征暴敛 B.形成严密的反腐机制
C.君主有效控制了臣属 D.便于约束权力的滥用

“吏多苛政,政教烦碎,大率咎在部刺史,或不循守条职,举措各以其意,多与郡县事,至开私门,听谗佞,以求吏民过失。”这一材料反映了西汉中期以后刺史(  )

A.负责监察地方官员 B.开始确定官员监察制度
C.没有依照条例办事 D.较好发挥监察作用

历代帝王调整相权的目的是(  )
①防范宰相擅权②弥补宰相才干不足
③打破世家大族垄断官场④提高行政效率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省”这一行政建制在中国古代各时期有不同的职能,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隋唐出现省这一中央行政机构, 通过三省相互牵制和监督以保证君权的独尊
B.元朝中书省的职权大致相当于唐朝的尚书省
C.元朝以行省作为常设地方行政机构
D.明朝以军机处取代中书省的职能

有人认为:“封建者,必私其土,子其人,适其俗,修其理,施化易也。守宰(地方长官)者,苟其心,思迁其秩而已,何能理乎?”下列引自柳宗元《封建论》中的言论,能驳斥该观点的是(  )
① 周、汉封建而延,秦郡邑而促。
②(秦)亟役万人,暴其威刑,竭其货贿。
③(汉)郡国居半,时则有叛国而无叛郡。
④(唐)尽制郡邑,连置守宰,其不可变也固矣。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