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读地球公转示意图,完成各题。

在地球公转由D向A运动的过程中,能体现出我国的文化现象是

A.吃月饼,共庆团圆 B.荡秋千,踏青插柳
C.放鞭炮,守岁迎春 D.望双星,鹊桥相会

在地球公转由B向C运动的过程中

A.北半球白昼变长,但短于夜 B.北半球黑夜变长,但短于昼
C.南半球白昼变长,并长于夜 D.南半球黑夜变长,并长于昼
科目 地理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较易
知识点: 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生物入侵”是指某个地区的外来生物物种打破了当地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例如桉树原生长地是澳大利亚东部沿海和东南部地区,具有良好的生态效益,但是在引种到我国的云贵高原后,却引发了令人头痛的生态问题:引种地区的地下水位严重下降,桉树林及其附近的草木大量枯死……分析材料,据此回答问题。
桉树在澳大利亚和云贵高原生长的自然条件,最主要的不同在于( )

A.澳大利亚降水多,而云贵高原降水少
B.澳大利亚地势低,而云贵高原地势高
C.澳大利亚东部沿海地区地下水丰富,云贵高原是喀斯特地貌,地下水储存条件不利
D.澳大利亚光照条件好,,而云贵高原光照条件不好

以上案例,能够给予我们的启示是( )
①地理环境中的各要素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
②引进外来物种,需要考虑地域环境的差异性
③某一要素的变化可能导致其他某个要素的变化,但不会引起整个环境的改变
④引进外来物种,必然造成当地生态环境的破坏

A.①② B.②④ C.②③ D.③④

读南美洲南部地理环境形成和演变过程示意图,完成问题。

下列有关图中山脉的叙述,正确的是()

A.该山脉西临太平洋,由太平洋板块和美洲板块碰撞挤压而成
B.该山脉在近段时间内仍会不断升高
C.该山脉的形成明显削弱了西风对太平洋沿岸地区的影响
D.该山脉的抬升,只会影响该地区的地表形态,不会影响整个地区的地理环境。

有关该区域植被及其分布规律的叙述,正确的是()

A.该山之东出现了荒漠景观,这是由沿海向内陆地域分异的体现
B.该山西侧沿海的森林为温带落叶阔叶林
C.图③中山脉西坡植被分布的上限比东坡低,这与西坡是迎风坡、降水量丰富且温度远高于东坡有关
D.该山之东荒漠景观的成因和分布特征与亚欧大陆中部荒漠相同

图为拉丁美洲某一农场的景观图。请回答问题

使得本地土地利用呈现图示型态的主要因素是()

A.曾经是欧洲殖民地  B.原住民的传统耕作习惯
C.为了促进观光业  D.根据配合宗教的需求

这种农业活动的特征是()
①单位劳动力产量低
②资金密集
③农场规模大
④种植单一粮食作物
⑤易遭受生产过剩的风险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③④⑤ D.②③⑤

据报道美国准备花5年时间,耗资1.25亿美元建南极“高速公路”。这条特殊的“高速公路”起点站是麦克默多,横跨罗斯冰架,越过南极山脉,到达南极点,全程1600千米。读图回答问题。

南极“高速公路”起点站麦克默多的纬度大约是(  )

A.60°S B.76°S C.83°S D.85°S

若沿南极“高速公路”从南极驱车前往麦克默多,前进方向是(  )

A.先向北,再向西南 B.先向北,再向西北
C.先向东南,再向南 D.一直向正北

图是沿37°N世界某地地形剖面图及降水量分布图。读图回答问题。

下列因素中,不是影响图示区域降水分布的是( )

A.地形 B.大气环流
C.洋流 D.太阳辐射

图中内华达山脉东西两侧年降水量1 000毫米的地区相对高度大约是( )

A.500米 B.1 000米
C.1 500米 D.2 000米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