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25℃时,pH=13的1.0 L Ba(OH)2溶液中含有的OH-数目为0.2NA |
B.标准状况下,2.24 L Cl2与过量稀NaOH溶液反应,转移的电子总数为0.2NA |
C.室温下,21.0 g乙烯和丁烯的混合气体中含有的碳原子数目为1.5NA |
D.标准状况下,22.4 L甲醇中含有的氧原子数为1.0NA |
对某酸性溶液(可能含有Br-、SO42-、H2SO3、NH4+)分别进行如下实验:
①加热时放出的气体可以使品红溶液褪色
②加碱调至碱性后,加热时放出的气体可以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
③加入数滴氯水时,溶液无色,再加入BaCl2溶液时,产生的白色沉淀不溶于稀硝酸。
对于下列物质不能确认其在溶液中是否存在的是
A.Br- | B.SO42- | C.H2SO3 | D.NH4+ |
常温下向盛水烧杯中加2g生石灰(如下图)。搅拌后再恢复到原温,在此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水的电离常数不变 |
B.Ca(OH)2的电离程度先大后变小然最后不变 |
C.水的电离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最后不变 |
D.水的电离度将会先变小然后变大最后不变 |
为了除去FeSO4溶液中的Fe3+,可用加入纯铁屑,但此法很费时;现有一种方法是在蒸馏水沸腾时加入粉未状的绿矾(少量多次),搅拌,直到观察到有褐色沉淀产生即可停止加入药品,煮沸1~2分钟,趁热过滤,密封保存所得的FeSO4溶液,此法的原理是
A.Fe3+易水解,它的水解产物之一能抑制的Fe2+ 水解 |
B.Fe2+ 有较强的还原性,它能还原Fe3+ |
C.Fe3+有较强的氧化性,它能氧化Fe2+ |
D.Fe3+的水解是吸热反应,升温能促进它的水解 |
足量铜溶于一定量浓硝酸,产生NO2、N2O4、NO的混合气体,这些气体若与1.12LO2(标准状况)混合后通入水中,气体被水完全吸收。若向原所得溶液中加入5 mol·L-1H2SO4溶液100 mL,则继续溶解的Cu的质量为
A.6.4g | B.9.6g | C.19.2g | D.24g |
下列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A.电解氯化铜溶液,将阳极气体产物通入碘化钾淀粉溶液中,溶液变蓝 |
B.红热的铜丝在氯气中燃烧,产生了棕黄色的雾 |
C.碘水中加入少量裂化汽油振荡,静置后上层颜色变浅,下层颜色变为紫红色 |
D.向含有苯酚的苯溶液中滴入少量浓溴水,产生了白色沉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