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15年,法国与英国争夺欧洲和世界霸权地位的失败,标志着伦敦对巴黎的胜利,标志着伦敦将成为世界的经济中心,而巴黎则不再可能。也许是从l789年大革命的爆发到1815年拿破仑战争的结束这26年的动荡折腾了法国,此后,法国就再也未能重现其往日作为“超级”大国的辉煌,她已经沦为二流强国。这段文字的主旨是
| A.说明法国往日曾经非常辉煌 |
| B.分析法国在19世纪初落后于英国的原因 |
| C.陈述19世纪初英、法两国势力的此消彼长 |
| D.介绍从1789到1815年法国经历了26年的动荡 |
罗马法的监护制度十分先进,罗马法将保护未成年人及其它社会弱者的利益看成是一种义务,一种社会公职,强调国家和社会对未成年人的保护责任。这体现了罗马法的
| A.法律至上原则 | B.对公民权的尊重 |
| C.自由公正意识 | D.人文主义精神 |
明清时期,“苏(州)城花素缎机工业,向分京苏两邦,各有成规,不相搀越。……(技艺)均系世代相传,是以各归主顾,不得紊乱搀夺。”材料表明当时的苏州
| A.纺织业由政府专营 | B.手工业者缺乏人身自由 |
| C.技术垄断成为行规 | D.私营手工业分工明确 |
某老师在一堂历史课上强调:宋人张载“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四句话,就内容而言反映了宋代学者的远大抱负。请问老师判断的依据主要是
| A.为天地立心,说明宋代学者以人为主体解释天理 |
| B.为生民立命,说明宋代市民崛起,受到政府重视 |
| C.为往圣继绝学,说明宋代印刷术发达,书籍流通 |
| D.为万世开太平,说明加强集权后,社会和谐太平 |
法国文学史家爱弥尔·法盖说:“……是明确地冷静地观察人间的事件,再明确地冷静地将它描写出来的艺术主张。……要从几千几万的现实事件中,选择出最有意义的事件,再将这些事件整理起来,使之产生强烈的印象。”下列作品中代表这种文学流派的是 
勃列日涅夫执政后,“在生产方面,企业有权根据下达的计划指标自行编制年度计划。在完成计划任务外,可以接受计划以外的加工订货任务,可以用自己的材料和废料生产计划以外的产品。”其主要目的是
| A.突破了旧体制的弊端 | B.以行政手段管理经济 |
| C.力图调动企业积极性 | D.有限地利用市场机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