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史稿·选举志》撰“乡、会试考官、房考、监临、知贡举、监试、提调之子孙及宗族,例应回避。雍、乾间,或另试,或题由钦命,另简大臣校阅。乾隆九年停其例,并受卷、弥封、誉录、对读等官子弟、戚族亦一体回避。”材料强调清代科举( )
| A.体系完备分工明确 | B.朝廷重视程序繁琐 |
| C.严防科弊追求公正 | D.清正廉洁人才辈出 |
日本明治维新取得巨大成功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其主导因素是( )
| A.天皇权力至高无上,支持革新派进行改革 |
| B.废藩置县,建立了中央集权的近代统一国家 |
| C.引进西方先进科学技术,推行“文明开化”政策 |
| D.改革派掌握政权,进行了顺应时代潮流的改革 |
日本某藩知事到任不久,又被中央政府改称县知事,此事发生时间应在( )
| A.1841年 | B.1851年 | C.1861年 | D.1871年 |
19世纪80年代初,日本明治政府认识到“好事贪功,反而挫折人民自主独立之气势,养成百事依赖政府之风习”,“其弊害大不可测”,进而采取的措施是( )
| A.废除了封建领主土地所有制 | B.整顿财政金融以改善私人投资环境 |
| C.建立“样板”企业供私人企业效仿 | D.将大量的国营企业转让给私人 |
下列关于日本明治维新产生的作用或影响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
| A.使日本社会性质发生了质变 | B.彻底铲除了封建残余势力 |
| C.实现了国家主权的独立 | D.为亚洲国家提供了实现民族振兴的经验 |
日本成为亚洲第一个立宪国家,确立了日本的近代天皇政治体制的标志是 ( )
| A.幕府统治被推翻 | B.明治维新开始 |
| C.明治维新期间自由民权运动掀起 | D.《大日本帝国宪法》颁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