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农民越来越深地卷入市场网络之中。种植较广的经济作物,首推棉花和桑树,江南和华北都形成了大面积植棉区,蚕桑业则集中在长江三角洲地区。福建、广东等地则利用温暖湿润的气候条件,大力发展甘蔗、荔枝、龙眼等经济作物的种植。材料说明( )
| A.明朝农产品商业化程度提高 |
| B.明朝农业经营方式发生根本性转变 |
| C.明朝农业以专门化生产为主 |
| D.明朝农作物结构发生根本性变化 |
下列关于布雷顿森林体系建立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 A.确立了美国世界经济霸主的地位 |
| B.标志着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金融体系建立 |
| C.确立了国际自由贸易体制 |
| D.一定程度上稳定了世界经济秩序 |
欧元自1999年发行后,已成为许多欧洲国家广泛使用的货币,总部设在瑞士巴塞尔的国际清算银行在2005年11月27日公布的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05年9月底,全球债券和货币发行总值为12.158万亿美元,其中5.431万亿为欧元,4.765万亿为美元,8830亿为英镑,5010亿为日元,2060亿为瑞士法郎,这说明 ()
①欧元已成为发行量最大的币种 ②欧元的出现是区域经济集团化的表现
③欧元的发行和流通标志着欧洲在经济一体化方面迈出了重要一步
④这促进了欧洲经济的发展,也形成了国际格局的多极化
| A.①②③ | B.②③④ | C.①③④ | D.①②③④ |
从2002年起,欧洲联盟11个成员国首先开始使用统一的欧洲货币——“欧元”,这表明:( )
| A.欧共体各国之间的经济联系更加紧密 |
| B.欧共体各成员国有了统一的经济发展规划 |
| C.世界经济全球化的趋势日益明朗 |
| D.欧共同向着经济政治联盟的方向发展 |
二战后初期,美国倡导成立“关贸总协定”的主要目的是:( )
| A.扶植欧洲恢复经济 | B.凭借经济实力控制更广阔的世界市场 |
| C.促进全球经济发展 | D.借此遏止社会主义国家 |
戈尔巴乔夫首先进行的改革是:()
| A.思想领域 | B.经济体制 | C.政治体制 | D.军事体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