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古今图书集成·经济篇》中分为“选举典、诠衡典、食货典、礼仪典、乐律典、戎政典、祥刑典、考工典”,这种图书分类表明“经济”的内涵是(    )

A.经世济民 B.治国之才 C.心外无理 D.经济管理
科目 历史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自由放任经济政策的失败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下图为解放战争时期某一重大行动。这一行动对中国革命的影响有

① 直接威胁了国民政府统治中心
② 基本上消灭了国民党军队主力
③ 揭开了解放战争战略反攻序幕
④ 成为国民党统治消亡的转折点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③④ D.①③④

在特定的历史阶段,脍炙人口的口号、标语往往有着巨大的政治感染力。下列口号、标语与八年抗战(1937~1945)相关的是

A.内惩国贼 外争国权 B.打过长江去,解放全中国
C.星星之火 可以燎原 D.取消一切推翻国民党政权的暴动政策

2013年12月26日是毛泽东诞辰120周年纪念日。下列诗句中含有其“工农武装割据”思想的是

A.“秋收时节暮云愁,霹雳一声暴动。”
B.“宜将剩勇追穷寇, 不可沽名学霸王。”
C.“红旗跃过汀江,直下龙岩上杭。收拾金瓯一片, 分田分地真忙。”
D.“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以为不要城市工人而用农村包围城市可以取得胜利,这无论在理论上与事实上都是不通的。假使没有城市做领导,则任何乡村都是不能‘联合起来’的。并且,没有城市工人激烈斗争,则一切‘包围城市’的计划完全是空谈。”(中共中央机关刊物《红旗》,1930年5月24日)这说明当时

A.俄国革命道路符合中国实际
B.农村包围城市道路宣告失败
C.中国尚未找到适合国情的革命道路
D.对中国革命道路认识有分歧

“……夫和议正开,我等所希望所庆祝者,岂不曰世界上有正义、有人道、有公理。归还青岛,取消中日密约,军事协定,以及其他不平等之条约,公理也,即正义也。……”(引自《北京学生界宣言》)资料显示不出

A.国难当头,民族主义思想空前高涨
B.人们进一步认识到日本侵略中国的虎狼之心
C.中国人民对“公理战胜强权”的幻想彻底破灭
D.五四运动是中国共产党发动的一次爱国政治运动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