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撰写了《论明清小说对宋明理学的超越》的历史论文。材料不能用作该论文论据的是
①《红楼梦》:“我见了女儿便清爽,见了男子便觉浊臭逼人。”
②《西游记》:“皇帝轮流做,……只教他搬出去,将天宫让与我,便罢了。”
③《三国演义》:“臣安敢不竭股肱之力,尽忠贞之节,继之以死乎!”
A.① | B.②③ | C.③ | D.①② |
尼克松在1969年1月20日就任总统,当时《人民日报》发表了尼克松就职演说的全文,而且全国所有报纸通通转载……尼克松在就职演说中表示:“让一切国家都知道,在本政府当政时,我们的 对话线路是敞开的……一个国家不管其人口多少,都不能生活在愤怒的孤独状态之中。”这说明()
A.中美关系处于敌对的紧张状态 | B.中美关系出现了缓和的迹象 |
C.中美意识形态的分歧基本消失 | D.中美谋求建立正式外交关系 |
不采取任何调控措施是不合理的……我一直深信中国在(20世纪)50年代早期以及(20世纪)70年代后半期之后,选择了一条最适合自身发展的道路。”材料中所说的“最适合自身发展的道路”指的是()
A.发挥政府对经济发展的作用 | B.推动国民经济的均衡发展 |
C.发挥市场机制对经济发展的作用 | D.融入经济全球化的浪潮 |
《宜昌大撤退铭文》记载,1938年民生实业公司总经理卢作孚临危受命,抢运近10万吨物资设备和3万人员如期转移人川,有人后来将“宜昌大撤退”比喻为中国实业史上的“敦刻尔克大撤退”。中国本次大撤退的主要作用是()
A.滞碍日军对沿海地区的资源掠夺 | B.改变中国工业结构的地理布局 |
C.保存争取抗战胜利的物质力量 | D.奠定民族资本主义黄金发展的基础 |
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成立后,孙中山任临时大总统,实行总统制;为了限制袁世凯的权利,孙中山颁行《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规定实行责任内阁制。从增进宪政意识看这种做法 ()
A.与时俱进,民国政体不断完善 | B.因人设法,违背法治精神 |
C.防患专权,有利于维护共和体制 | D.权力分散,导致行政效率低下 |
18世纪俄国沙皇叶卡捷琳娜二世常说“君主应为其人民服务”。这反映了她()
A.坚信君权神授 | B.受社会契约论影响 | C.主张君主立宪 | D.信奉人民主权学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