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6月12日,据国家发改委秘书长李朴民介绍,今年将再取消和下放一批行政审批事项,一方面继续修订政府核准的投资项目目录,将原计划2015年再次修订核准目录的工作任务提前到今年完成;另一方面,清理取消非行政许可审批事项,并提出分类处理的意见。
有人认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需要充分发挥市场调节作用,为此,最终必须要全面弱化行政审批等。结合材料和《经济生活》相关知识,评析该观点。
关于治理高空抛物坠物的“呼”与“应”
民有所呼 近年来,高空抛物坠物危及人民群众人身财产安全的事件时有发生。社会公众强烈呼吁各方彻底整治高空抛物坠物。 某智库针对社区治理进行的一次网上“微调研”显示,在应对高空抛物坠物等问题上,30.03%的人认为社区采取过有效措施;26.40%的人认为社区虽采取过相关措施,但大都流于形式;39.60%的人表示所居住的社区并未采取相关措施。 |
法有所应 第一千二百五十四条 禁止从建筑物中抛掷物品。从建筑物中抛掷物品或者从建筑物上坠落的物品造成他人损害的,由侵权人依法承担侵权责任;经调查难以确定具体侵权人的,除能够证明自己不是侵权人的外,由可能加害的建筑物使用人给予补偿。…… 物业服务企业等建筑物管理人应当采取必要的安全保障措施防止前款规定情形的发生;…… 发生本条第一款规定的情形的,公安等机关应当依法及时调查,查清责任人。 ﹣﹣摘自《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
治理高空抛物坠物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结合材料,运用政治生活知识,说明社区居民应如何参与社区的高空抛物坠物治理。
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存在着大量商家聚合经营的现象,即很多经营同类商品或提供同类服务的企业都喜欢在选址上扎堆。如一些相似的西式快餐店,位置总是相隔不远;一些同类的大型家电零售商,门店总是相邻而居;很多经营服装、小商品、电子科技产品的商家也喜欢扎堆,从而形成了各种各样的服装城、小商品市场、电子科技市场。
在聚合经营情况下,经营同类商品或提供同类服务的企业相对集中,市场竞争会更加激烈。有人认为,聚合经营下的竞争是“零和博弈”,一方的收益必然导致另一方的损失;但也有人认为,这种竞争可以是“正和博弈”,各方的利益可以在竞争中达到共赢。“正和博弈”显然是市场竞争的更好趋向。
结合材料,运用经济生活知识,完成下列任务:
(1)本是竞争对手的各方,为什么要聚合经营?
(2)聚合经营的企业如何以“正和博弈”的思维开展竞争?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也是一条桀骜难驯的忧患河。“九曲黄河万里沙”,三年两决口、百年一改道,曾给沿岸百姓带来深重灾难。中华民族始终在同黄河水旱灾害作斗争,但是受主客观条件的制约,黄河屡治屡决的状况没有得到根本改观。
20世纪中叶,黄河治理的千古难题历史性地交到了中国共产党人手中。1952年,毛泽东发出“要把黄河的事情办好”的伟大号召,动员和激励了千百万黄河儿女兴修水利、筑坝拦洪、修复生态,开启了破解黄河治理千古难题之旅。经过几代人不屈不挠的顽强拼搏,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按照“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的治水思路进行的全面整治,黄河水沙治理取得显著成效,实现连续20年不断流,黄河流域生态环境持续明显向好,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不断提升,黄河儿女交出了一份优异的治黄答卷。
2019年9月,习近平郑重宣布,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是重大国家战略。他深入剖析黄河水少沙多等难题症结,强调黄河治理要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紧紧抓住水沙关系调节这个“牛鼻子”;坚持山水林田湖草综合治理、系统治理、源头治理。习近平关于黄河治理的战略思想,为“让黄河成为造福人民的幸福河”提供了行动指南。
(1)运用整体与部分辩证关系原理说明黄河治理战略思想的科学性。
(2)结合材料并运用文化力量的知识,分析新中国黄河治理交出优异答卷的原因。
(3)请就更好地守护黄河撰写两条公益宣传广告用语。要求紧扣主题,朗朗上口,每条在16个字以内。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是近百年来人类遭遇的影响范围最广的全球性大流行病,对全世界是一次严重危机和严峻考验。人类生命安全和健康面临重大威胁。
面对突如其来、来势汹汹的疫情天灾,中国果断打响疫情防控阻击战,把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采取最全面最严格最彻底的防控措施,取得了抗击疫情重大战略成果。中国始终秉持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肩负大国担当,同其他国家并肩作战、共克时艰,毫无保留同各方分享防控和救治经验,尽己所能向国际社会提供人道主义援助,支持全球抗击疫情。
2020年3月26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出席二十国集团领导人特别峰会并发表《携手抗疫 共克时艰》讲话,倡议打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全球阻击战,有效开展国际联防联控,积极支持国际组织发挥作用,加强国际宏观经济政策协调。
结合材料并运用政治生活知识,分析打赢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全球阻击战为什么要秉持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家庭农场是指以家庭成员为主要劳动力,从事农业规模化、集约化、商品化生产经营,并以农业收入为家庭主要收入来源的农业组织形式。2013 年中央“一号文件”首次提出发展家庭农场。2019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全面深化农村改革,激发乡村发展活力”,并再次强调要坚持家庭经营基础性地位,突出培育家庭农场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
近年来,我国家庭农场发展迅速,数量已超过87.7万户。据2019年农业农村部信息:我国家庭农场大多由
小农户升级而来,经营规模在20~200亩之间;家庭农场主要从事种植业、养殖业和种养结合,其中种植类农场有56.1%采用了喷灌技术,养殖类农场有近80%进行了粪便资源化、综合循环利用和无害化处理;在不少家庭农场中,父辈负责生产,子女负责营销,经营的农产品有以自己名字命名的品牌;全国有36.9%的家庭农场加入了农民合作社,参与和分享农机、良种、技术、订单等服务。
结合材料并运用经济知识,说明发展家庭农场对于激发乡村经济活力的积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