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在《南京条约》签订170周年之际,此条约对近代中国的重大影响反复进入学者视野,该条约最能反映当时英国意图的规定是( )
A.勒索大量赔款 | B.协定关税 |
C.开放通商口岸 | D.割占香港岛 |
中国共产党在1953~1956年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了社会主义改造,其最深远的历史意义是
A.实现了生产资料的社会主义公有制 |
B.为实现农业机械化铺平了道路 |
C.为商品经济发展提供了良好环境 |
D.消灭了剥削阶级——资产阶级 |
国共十年对峙时期,中国共产党根据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调整政策产生的最大成果是
A.全国抗日救亡运动出现高潮 |
B.揭开国共两党由内战到和平,由分裂对峙到合作抗日的序幕 |
C.打击了国民党反动派的法西斯统治 |
D.取得农村包围城市的初步胜利 |
.在下列各项中,有利于中国新的阶级力量产生与发展的是①洋务派创办的军事工业和民用工业②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③外国在华企业的建立④没收官僚资本,建立社会主义国营经济
A.①②④ | B.②③④ | C.①②③ | D.①②⑨④ |
孙中山在逝世前曾说“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胡锦涛总书记在孙中山先生诞辰140周年纪念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中国共产党人继承孙中山先生的遗志……抚今追昔,我们可以告慰孙中山先生的是,令他忧虑重重的旧中国积贫积弱的状况已经一去不复返了”。中国共产党继承了孙中山的遗志,完成了他未竞事业的主要表现是
A.完成了反帝反封建的历史任务 |
B.建立了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政权 |
C.实现了平均地权,把土地分给了广大农民 |
D.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 |
从适应历史发展角度来看,以下著作最具进步意义的是
A.《海国图志》 | B.《原道觉世训》 |
C.《天朝田亩制度》 | D.《资政新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