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黄宗羲指出:“……后世之法,藏天下于筐箧者也;利不欲其遗于下,福必欲其敛于上;用一人焉则疑其自私,而又用一人以制其私;行一事焉则虑其可欺,而又设一事以防其欺。天下之人共知其筐箧之所在,吾亦鳃鳃然日唯筐箧之是虞,故其法不得不密。法愈密而天下之乱即生于法之中,所谓非法之法也”。为此,他主张(    )

A.“有治法而后有治人”
B.“天下为主,君为客”
C.“必使治天下之具皆出于学校”
D.以“天下之法”取代“一家之法”
科目 历史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明清之际的儒家思想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2011年3月底,中国国家博物馆新馆开馆,“司母戊鼎”的标牌被改为“后母戊鼎”。“司母戊鼎”的命名是郭沫若先生所为,他认为“司母戊”即为“祭祀母亲戊”。祭祀祖先的传统起源于()

A.分封制 B.宗法制度
C.集权制度 D.礼乐制度

历史学家黄仁宇说:“(周朝)800年的统治中,影响之深远,常使历史学家难于区分,究竟某些特色是周朝的还是中国人的性格?”产生这一疑惑的原因是 ()
①宗法观念成为中国的传统思想,形成中华民族的亲情之爱
②宗法制使中国人的自主意识和平等权利长期受到压制
③分封制在秦始皇统一中国后虽被取消,但其影响贯穿中国古代
④分封制有利于中国古代中央集权的加强和国家的统一

A.①③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②③④

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说:“中国人的姓总是位于个人的名字之前,而不像西方那样,位于个人的名字之后。”从上述中国人重视姓氏这一现象中可以看出

A.男尊女卑思想严重 B.家族宗法观念浓厚
C.个人名利色彩鲜明 D.聚族而居根深蒂固

家谱,是记载一个以血缘关系为主体的家族世系繁衍和重要人物事迹的特殊图书体裁。以父系家族世系、人物为中心。古人重视修订家谱的原因不包括

A.为了彰显家族的声誉 B.为了凝聚亲族
C.为了给历史研究者提供历史史料 D.为了教化子孙

有人将“分封制”称为“封建制”,是指古代帝王列土封疆、封邦建国的制度,被封诸侯拥有自己的领地。按照上述定义,下列现象不属于分封制的是()

A.周天子封功臣姜尚于齐地
B.汉高祖封侄子刘濞为吴王
C.明太祖封四子朱棣于燕地
D.康熙封四子胤稹为雍亲王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