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黄宗羲指出:“……后世之法,藏天下于筐箧者也;利不欲其遗于下,福必欲其敛于上;用一人焉则疑其自私,而又用一人以制其私;行一事焉则虑其可欺,而又设一事以防其欺。天下之人共知其筐箧之所在,吾亦鳃鳃然日唯筐箧之是虞,故其法不得不密。法愈密而天下之乱即生于法之中,所谓非法之法也”。为此,他主张(    )

A.“有治法而后有治人”
B.“天下为主,君为客”
C.“必使治天下之具皆出于学校”
D.以“天下之法”取代“一家之法”
科目 历史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明清之际的儒家思想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宋明理学家普遍倡导“存理去欲”的修养论,“格物”、“格心”的认识论,“成贤成圣”的境界论,“齐家平天下”的功名论,其根本出发点是

A.修身养性,提高个人修养 B.培养经世致用的人才
C.规范社会秩序,实现社会和谐 D.树立理学的统治地位

明代哲学家王阳明认为:“天下之物本无可格者,其格物之功只在身心上做。”从这句话中我们可以推测下列人物的观点与王阳明相近的是

A.陆九渊 B.李贽 C.朱熹 D.程颢



(山东省平邑一中2009届高三元旦竞赛30题)关于以下二者的说法,错误的是

A.使儒学思想更加理论化、思辩化
B.都认为“万物只是一个天理”
C.都主张“存天理,灭人欲”
D.二者共同编著《四书章句集注》

在今天的台北有一风景区---阳明山,它以前叫草山,蒋介石到台湾后,由于崇拜明代思想家王阳明,所以改名阳明山。王阳明是

A.理学的集大成者 B.心学的集大成者
C.三教合一的集大成者 D.首先向正统思想发起挑战者

《朱子语类》说:“一事不穷,则阙了一事道理;一物不格,则阙了一物道理。”材料反映了当时儒学的主张是

A.重视实践对真理的检验作用 B.要用心去体会理的存在
C.要通过接触世间万事万物去体会理 D.要“存天理,灭人欲”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