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熹在《漳州劝农文》中说:“请诸父老,常为解说,使后生弟子,知所遵守,去恶从善,取是舍非,爱惜体肤,保守家业……又今出榜散行晓谕外,更请父老各以此意劝率乡闾,教戒子弟,务令通晓,毋致违犯。”此则“乡约”有利于( )
A.规劝乡民“存天理,灭人欲” | B.重农抑商政策的推行 |
C.推动儒学的普及化、通俗化 | D.强化政府对百姓管理 |
“立子以嫡不以长,立嫡以长不以贤”(《春秋·公羊传》),这句话反映了西周时期的()
A.禅让制 | B.分封制 | C.宗法制 | D.礼乐制 |
西周“封建亲戚,以藩屏周”,这里的“封建”是指( )
A.封邦建国 | B.建立军队 | C.小农经济 | D.封建社会 |
亚里士多德说:“人是城邦的动物……也就是政治的动物。”这一观点主要强调()
A.城邦制下公民视城邦治理为己任 |
B.城邦制是专制统治 |
C.古希腊只重政治而轻文化 |
D.城邦制度压抑人性 |
“当一个希腊人自豪地称自己是雅典人,他谈到的是那个既是他的家园又是他的国家的小城镇。那里不承认有什么最高的统治者,一切由集市上的人们说了算。”这段材料反映出雅典社会的情况是()
①工商业比较发达②民主政治是小国寡民的产物
③人人都能担任一切官职④公民参与政治的积极性很高
A.③④ | B.②④ | C.①② | D.①④ |
中华文明源远流长,中央集权体制创新,儒家文化博大精深;古希腊罗马文明是西方文明的源头,民主和法治,人文精神的滥觞;两大文明薪火相传,相互交融,共同推动着人类文明进程。从文明史角度出发,二者分别是哪两大文明的杰出代表()
A.大河文明和海洋文明 | B.农耕文明和工业文明 |
C.儒教文明和基督教文明 | D.落后文明和先进文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