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问程颢,寡妇贫苦无依,能不能再嫁,他断然回答,绝对不能,有人怕冻死饿死,才用饥饿做借口,饿死事小,失节事大,这种蔑视他人幸福的观念类似理学提倡的
A.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 | B.道不行,百世无善治 |
C.存天理,灭人欲 | D.致良知,愚夫愚妇与圣 |
下图反映的是中国古代科举考试场景,许多成语典故都与此考试制度有关,如名落孙山、朱衣点头、金榜题名、黄粱一梦等。该制度()
A.把读书、考试与做官紧密联系起来 |
B.把考试选拔和门第推荐结合起来 |
C.把考试选拔和世袭制结合起来 |
D.把世袭制和门第推荐结合起来 |
北宋基本解决了地方分权与中央集权的矛盾,其主要措施是()
①文官任州郡长官②枢密使的设立③通判的设置④三司使的设置
A.①②③④ | B.①③④ | C.①②③ | D.①③ |
唐初以三省长官为宰相。高宗时,打破宰相任用资历限制,允许三省中四品以下官员以“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名义行宰相权,参预朝政。其目的是()
A.重用人才,推行科举取士 |
B.分割相权,加强君主专制 |
C.分工协作,提高行政效率 |
D.缓和矛盾,抑制朋党之争 |
江苏连云港尹湾出土的东海郡《集簿》(西汉永始四年前后)记载:“……县、邑、侯国卅八:县十八,侯国十八,邑二。其廿四有堠瞭望敌情的土堡。都官二……”据此可知当时实行的地方行政制度是()
A.郡县制 | B.郡国并行制 | C.分封制 | D.行省制 |
《汉书·百官公卿表》载:“秦兼天下,建皇帝之号,立百官之职。汉因循而不革。”百官中执掌群臣奏章,下达皇帝诏令的是()
A.丞相 | B.御史大夫 | C.太尉 | D.九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