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儒家思想的内涵不断丰富,发展,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汉朝时,儒家思想吸收了大一统思想 |
| B.董仲舒和朱熹对儒家思想的发展都做出了贡献 |
| C.宋朝时,新儒学中意境吸收了佛教等外来文化的成分 |
| D.明末清初,儒家思想的正统地位动摇 |
孔子、孟子、程颐、朱熹、王阳明等人思想的共同点是
| A.“仁” | B.“心外无物” | C.“理” | D.“格物致知” |
清末明初有一位思想家说“……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耳矣。”后人把这一思想归结为“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这位思想家是
| A.李贽 | B.顾炎武 | C.王夫之 | D.黄宗羲 |
以下思想家和认识事物的方法,对应正确的是
| A.朱熹:发明本心 | B.陆九渊:格物致知 |
| C.王守仁:致良知 | D.程颐、程颢:心外无物 |
儒家思想经过不断发展,逐渐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以下言论最能体现其适应加强中央集权需要的是
| A.“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拱)之。” |
| B.“以德兼人者王,以力兼人者弱,以富兼人者贫。” |
| C.“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 |
| D.“我之出而仕也,为天下,非为君也。” |
“吾是以明仁义爱惠之不足用,而严刑重罚可以治国也。”持这种观点的学派是
| A.道家 | B.儒家 | C.法家 | D.墨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