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吕氏春秋·上农》载:“是故丈夫不织而衣,妇人不耕而食,男女贸功以长生,此圣人之制也。故敬时爱日,非老不休,非疾不息,非死不舍。”小农经济的这种形态,主要取决于(    )

A.个体分工 B.社会制度
C.生产能力 D.劳动力短缺
科目 历史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容易
知识点: 自由放任经济政策的失败 爱因斯坦的主要科学成就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房龙《人类的故事》一书中写道:“此时人们仍是教会母亲的儿子……但是,人们的人生观已经改变,他们开始穿与以前不同的服装,不再把全部思想与精力集中于在天堂、等待幸福的永生,他们试图在今生、在地球上建立他们的天堂。”这样的改变始于

A.中古黑暗时代 B.文艺复兴 C.宗教改革 D.启蒙运动

“城邦制度和直接民主两者是相互依存、互为条件的。”雅典城邦为直接民主提供的一个重要条件是

A.城邦人口相对集中,互相比较熟悉
B.城邦人口较少,而且公民数量更少
C.城邦公民不从事劳动,闲暇时间多
D.城邦政务简单,人人都有能力管理

大公报是迄今中国发行时间最长的中文报纸。1927年1月6日《大公报》在社评中说:“中国有赤化问题之发生,中国之耻也。”由此可知当时

A.《大公报》有较浓重的反共色彩 B.国共第一次合作得到广泛支持
C.《大公报》反对国民大革命运动 D.国共第一次合作已经彻底破裂

梁启超在《五十年中国进化概论》中说:“革命成功将近十年,所希望的件件都落空,渐渐有点废然思返,觉得社会文化是整套的,要拿旧心理运用新制度,决计不可能,渐渐要求全人格的觉悟。”材料表明

A.辛亥革命的不彻底性 B.中国民众麻木颓废
C.解放思想势在必行 D.爱国人士救国无门

1867年,美国《纽约时报》记者报道中国国内关于是否修建铁路的争议时提到:“铁路的兴建,可能导致众多苦力、车夫和船夫的失业,一场反抗、叛乱乃至起义的发生或者就迫在眉睫了……一俟铁路建设成功……大清政府担心外国人的势力会变得过于强大。”这一定程度上说明了()

A.腐朽的清政府阻碍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B.外国人同情中国政府的困境从而减少资本输出
C.近代中国人愚昧无知,无法认识到工业文明的进步
D.外国资本的入侵和底层的反对是中国近代化的阻力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