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5年国民党五届一中全会通过的《确定国民经济建设实施计划大纲案》,明确了“建设国民经济,必须为全盘之统制”的政策。该政策( )
①受国家干预经济思潮影响
②消除了列强经济压迫
③有利于构建战时经济体制
④遏制了官僚资本势力
| A.①③ | B.①④ | C.②③ | D.②④ |
200
8年夏季奥运会已经在北京举办,人们大多通过电视转播来了解比赛情况。100年前,中国人除了到现场观看比赛外,还能通过什么途径知道奥运会的比赛情况
A
.听广播 B.看报刊 C.看电影 D.上互联网
衣食住行等作为社会文化的载体,展现时代特有的精神风貌。在1925年的上海,不可能出现的社会生活场景是
| A.报童在街上叫卖 | B.汽车与电车在马路上穿梭 |
| C.商店的橱窗里摆满了电视机等电器 | D.穿着西装的男子在吃西餐 |
中华民国时期,一位住在南京的普通市民想要前往重庆,你认为最合适他出行的交通工具是
| A.汽车 | B.火车 | C.轮船 | D.飞机 |
法币100元在1937年可以买两头黄牛,到1947年却只能买到一个煤球,导致这种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 A.美国商品的涌入 | B.国民政府的恶性通货膨胀政策 |
| C.繁重的捐税负担 | D.《中美友好通商航海条约》签订 |
中国民族工业遭到空前的洗劫和破坏是在
A.鸦片战争时期![]() |
B.甲午 中日战争期间 |
| C.八国联军侵华期间 | D.日本全面侵华战争期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