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宋淳熙二年(1175年)六月,“鹅湖讲道,诚当今盛事。伯恭盖虑朱、陆议论犹有异同,欲会归于一,而定所适从。……论及教人,元晦之意,欲令人泛观博览而后归之约,二陆之意欲先发明人之本心,而后使之博览。”(《陆九渊集》卷三六《年谱》)所谓“教人”之法,也就是认识论。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鹅湖之会”。“鹅湖之会”争论的核心问题是(    )

A.客观唯心和主观唯心主义的决定性地位
B.达到“理”的本源和实现的途径之争
C.明清官方哲学的主导地位之争
D.“格物致知”和“发明本心”的联系
科目 历史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较易
知识点: 宋明理学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明朝内阁首辅张居正要求六部向内阁报告工作,科道监察官受内阁节制。从明太祖确立的政治传统来看,这种做法

A.整顿吏治,维护纲纪 B.削弱官员权力,加强皇权
C.提高行政效率,加强皇权 D.窃取皇权,侵犯六部权力

纳赛尔(1952—1970年任埃及总统)曾说:“的确,我们的人民大多数还是文盲。但政治上的文盲人数却比20年前少得多。……收音机改变了一切。……今天,人民在最偏远的乡村也能得知各地所发生的一切,并作出自己的判断。领导人不可能再像以前那样统治国家。我们生活在—个新的世界里。”由此可见

A.第三次科技革命在全球迅速发展
B.二战后埃及人民受教育的机会大大增加
C.大众传媒深刻影响政治民主化进程
D.民族独立是实现政治民主化的重要前提

苏联建立集体农庄后,实行高度的指令性计划组织生产,并受集体农庄本身和机器拖拉机站的双重领导和干预。1958年,苏共做出决定,机器拖拉机站改为技术维修站,把部分机器直接卖给集体农庄。这一决定

A.解决了苏联的农业问题 B.提高了农业生产的自主性
C.削弱了社会主义的基础 D.提高了农业的机械化水平

“准时”在农业社会不被重视。但是,到了1790年,钟表在英国几乎到处可见。钟表的普遍使用主要是

A.机器大生产的需要 B.远洋航行的影响
C.学校教育的结果 D.商业贸易的规定

弗雷德里克·C·拜泽尔《早期浪漫主义和启蒙运动》:“如果说浪漫主义者就是启蒙运动的批评者,那么可以说他们也是启蒙运动的信徒。他们忠实予启蒙运动的两个根本观念:激进批评和公众教育。他们的目的不是要抗击启蒙运动,而是要消解它在18世纪末期的危机。”材料表明浪漫主义

A.是对启蒙运动的彻底否定 B.与启蒙运动同时产生
C.与启蒙运动的内容基本相同 D.和启蒙运动在根本观念上具有一致性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