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国古代的行政监察制度,对监察人员的任用作了很多规定。在监察官的使用方面,“久则情亲而弊生,望轻而法玩。”“二周年一替”都是古人对监察官使用期限的认识和规定。并制定了《监察六事》、《巡按察六》、《设立宪台格例》、《互察法》等规定监察官的职责。西汉时御使大夫虽然是“三公”之一,但其秩仅为二千石,而另“二公”为秩万石;唐代,监察御使是正八品;宋元明监察御使为七品,也就相当于知县。……当然,古代的监察制度是为封建专制统治者服务的,其局限性是很明显的。
——摘编自曹凯旋《中国古代行政监督制度之借鉴》
材料二 清政府1908年颁布的《钦定宪法大纲》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宪法性文件。虽然它仍然规定“君上神圣尊严,不可侵犯”,但它首先要求“上自朝廷,下至臣庶,均守钦宪法,以期永远率循,罔有逾越”;其次规定不经议院议决,君主就不能颁布法律,“已定之法律,非交议院协赞”,君主也无权“以命令更改废止”。这种一切权力都是法律监督对象的宪政观念的诞生、传播和逐步被接受是法律监督近代化的最大成就。在传统的监督体制中,监察机构独立承担着整饬吏治的职责。近代逐步确立了集立法、行政、司法和审计监督等各种法律监督于一体的综合监督体制和分权制衡的法律监督原则。随着报纸、电台等新式传媒工具的出现和“庶政公诸舆论”等立宪指导思想的公布,“庶人不议”的禁令解除了。人们第一次可以合法地指陈时政,议论国事。同时“党禁”的解除使得政党政治第一次登上了中国的历史舞台。这些新生事物为中国法律监督体制注入了新的活力。
——摘编自刘双舟《简析我国法律监督体制的近代化》
(1)根据材料一,概括古代中国对监察人员任用的主要特点。并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简要评价古代监察制度。
(2)根据材料二,归纳近代中国监察制度的主要变化。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变化的原因。(7分)

科目 历史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较难
知识点: 世界经济格局的演变 明清海禁与闭关锁国政策及其影响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历史——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人人生而平等,造物者赋予他们若干不可剥夺的权利,……为了保障这些权利,人类才在他们之间建立政府,而政府之正当权力,是经被治理者的同意而产生的。当任何形式的政府对这些目标有破坏作用时,人民便有权力改变或废除它,以建立一个新的政府……现今不列颠国王拒绝批准那些对公众利益最有益、最必要的法律……我们谨庄严地宣告:自由独立的合众国解除对英王的一切隶属关系。
——《独立宣言》
(1)材料一反映了哪些思想观点?提出了什么政治要求?
材料二美国宪法(1787年宪法)是一个集体讨论制定的多种意见的混合物,它必然既混杂着一些良知和智慧,也混杂着一些错误和偏见。
——马啸原《西方政治制史》
(2)美国宪法中“错误和偏见”有何表现?与《独立宣言》相比,它的保守性体现在哪一方面?

【历史——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灵魂称义不因为任何行为,仅由于信仰。……无论是传教士、神父,或是教皇,和其他基督教徒并无不同之处,并非自成团体,或是高于其他教徒之上的。……罗马教廷只管信仰上的事,至于财产、金钱、生命等事务应由政府处理,皇权应该名副其实。
——马丁·路德
(1)概括材料一的观点,分析其提出的社会原因。
材料二加尔文认为一个人事业上的成功是他被上帝预定为选民的外在标志。加尔文派的改革自始至终就一直和政治力量紧密结合。更确切地说,加尔文推行宗教改革的整个过程就是他与日内瓦政府争夺权力的过程。最终他把日内瓦变成了一个政教合一但教权高于政权的城市神权共和国。
(2)与材料一相比,加尔文与马丁·路德的观点有何不同?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启蒙运动是一次空前的思想解放运动,对人类文明进程产生了重要影响。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764年4月2日,伏尔泰在一封信中说:“我到处看到那无法避免的革命的种子,……法国人什么事情都做得晚,不过他们终于还是做到了。启蒙运动已普遍展开,一有机会马上就会爆发;而那一爆发将非同小可。”
(1)据材料一指出启蒙运动的历史作用。
材料二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中华民国人民一律平等,无种族、宗教之区别。中华民国以参议院、临时大总统、国务员、法院行使其统治权。
中华民国之立法权,以参议院行之。国务员于临时大总统提出法律案、公布法律及公布命令时,须副署之。
参议院对于临时大总统,认为有谋叛行为时,得以总员四分之三以上之出席,出席员三分之二以上之可决弹劾之。总统由参议院选举产生。临时大总统代表临时政府,总揽政务,公布法律。临时大总统受参议院弹劾后,由最高法院全院审判官互选九人组织特别法庭审判之。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2)材料二体现了启蒙思想的哪些内容?它规定的政体与美国相比,有何不同?
材料三鲁迅将几千年的中国历史,归结为中国人民“暂时做稳了奴隶的时代”(天下暂时太平的时代)和“想做奴隶而不得的时代”(天下大乱的时代),这样两种时代的循环,而给予了深刻的批判。把希望寄托在青年人身上,热情地号召青年:“创造这中国历史上未曾有过的第三样时代,则是现在的青年的使命!”
(3)据材料三分析,鲁迅希望青年人“创造第三样时代”应具备哪些品质?结合所学分析鲁迅提出上述观点的社会原因。

由于时代和国情的不同,各国走上了不同的经济发展道路,创造了不同的发展模式。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21年列宁指出:“所谓新经济政策,就是在很大程度上转而恢复资本主义。究竟到什么程度,我们不知道。同外国资本家签订租让合同,把企业租给私人资本家,这些都是直接恢复资本主义……废除余粮收集制就意味着农民可以自由买卖完税后的剩余农产品…… 在这种自由贸易的土壤上不可能不滋长资本主义。”
——《列宁选集》第四卷
(1)据材料一,你如何评价列宁对新经济政策的解释?
材料二当时出现了一个“不分意识形态,众人开始以苏联为师”的特殊现象:1930—1935年间,西方著名的政界、经济界人士,纷纷前往苏联取经,“计划”一词成为政界最时髦的名词。一时间,美国和西方国家对苏联计划经济“转变为模仿”。
——2010年5月《红旗文稿》
(2)据材料二,指出西方人“以苏联为师”“前往苏联取经”的原因。美国“对苏联计划经济‘转变为模仿’”产生了什么影响?
材料三我们现在所干的事业是一项新事业,马克思没有讲过,我们的前人没有做过,其他社会主义国家也没有干过,所以,没有现成的经验可学。我们只能在干中学,在实践中摸索。
——邓小平《贯彻调整方针,保证安定团结》(1980年12月25日)
(3)据材料三,我们的“新事业”在经济建设理论方面取得了哪些标志性成果?
(4)综合上述材料,你认为应如何选择经济发展道路?

【历史——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阅读材料,同答问题。
西方法制思想起源于古希腊著名学者亚里士多德的<政治学》。而被视为现代政治文明起源的1215年制定
的英国《自由大宪章》,其核心思想就是限制英王约翰的权力。其后英国现代法治制度建立的过程就是一个
公民不断与国王争夺权利的过程。
(1)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指出近代以来“法治”的实质是什么? (2分)
(2)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在“英同现代法治制度建立的过程”中涌现出的代表人物及其主张,并说明这一主张是如何实践的。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