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地震是怎样发生的》中的一段文字,完成小题。
要了解地震发生的原因,首先必须了解地球的内部构造。我们居住的地球是一个很大的实心椭球体,它的半径长约6370公里,从赤道到地心的平均距离为6738.14公里,两极到地心的平均距离为6356.76公里。地球内部的情况很复杂,根据其物质状况大致可划分为三层:最外面的一层叫地壳,中间一层叫地幔(或叫中间层),最里面的核心部分叫地核。假如把地球比做一个鸡蛋的话,地壳相当于蛋壳,地幔相当于蛋白,地核相当于蛋黄。
地壳主要由一层一层的岩层构成,平均厚度约33公里。地壳大体上又可以分为两层,下层主要为玄武岩,一般厚约10公里,是一个布满全球的圈层。上层主要为花岗岩,这是构成大陆的主体。
地幔介于地壳和地核之间,厚度约为2900公里。它的上部也是一些岩石,主要是超基性岩(如橄榄岩)和榴辉岩。岩层之下的地幔物质,温度很高,具有塑性,在力的长期作用下,以一种半粘性流动的形式,缓慢的改变形状。
地核在地幔之下,半径约为3470公里,其外部表现出液体的性质,在内部可能存在一个半径为1000公里的固体内核。
科学分析表明,大多数地震都发生在地壳和地幔上部边缘的岩层里,其中以离地面20~30公里的地方发生的地震最为常见。
地壳和地幔的岩石层里为什么会发生地震呢?这是由于那里的岩石在力(地应力)的作用下发生了破裂,这个破裂处就是震源,地震活动便从这里开始。
我们可用两手弯曲一根木棒,当力大到一定程度时,木棒的弯曲处便会破裂,在其断裂的一刹那,两只手会感到振动。木棒的破裂处就是震源,感觉到的振动便是地震。
钢硬的岩石为什么会像受力的木棒一样破裂呢?首先,因为它是钢硬的,所以才会破裂,其次是有力作用在它身上才能使它破裂。在地下,存在着各种形式的力的作用,而且这些力会在某些地方积累增强,当增大到岩石承受不了时,就会发生破裂。这其中起主要作用的是地壳运动。在地壳运动的过程中,地壳的不同部位受到挤压、拉伸、旋扭等力的作用,在构造比较脆弱的地方,就会引起断裂变动,这种变动是地震发生的主因。地球上90%以上的地震都是由于地壳的断裂变动造成的。此外,火山爆发、陨石坠落、水库蓄水、人工爆破等也可造成地震,但其数量少、规模小。我们要预报预防的主要是前者。依据本文的介绍,请说说地震发生的主要原因(用原文回答)
作者在写了地震发生的主要原因后,为什么又写了“火山爆发、陨石坠落、水库蓄水、人工爆破等也可造成地震,但其数量少、规模小”这样一段话?
文中划线的句子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并分析其作用。
迁移过关
龙卷风造成的破坏异常惊人。当它触及海面,便会翻江倒海卷起巨澜;当它触及地面,可以把人畜像开玩笑似的卷到空中再扔下来,它可以“倒拔垂杨柳”,摧毁建筑物,甚至像利剑似的把坚固的大厦削掉一角。(1956年9月24日,上海曾出现过一次龙卷风,它竟然把一个有三四层楼高的110吨的储油罐举到15米高的空中,然后把它甩到100多米以外的地方。1925年,美国曾出现过一次强大的龙卷风,造成两千多人伤亡。)
为什么龙卷风的风力这么大呢?主要是龙卷风内的空气飞速旋转而产生的离心力和极为强烈的上升运动,引起空气大量逸散,使龙卷风中心空气十分稀薄,气压很低,与其外围空气的气压差特别大。文中括号内采用了什么说明方法?作用是什么?
下面补充了文章最后的几句话,请根据文段内容排列合理的顺序________。
①气压梯度越大,风力也就越大。
②台风中心和它的外围空气平均每100公里差20毫巴。
③难怪龙卷风的风力要比台风大好几倍了。
④而龙卷风中心与其外围空气只有20米,气压差就达20毫巴。文中加粗的词语“像开玩笑似的”可否删去?为什么?
语段点将
①天上的云,真是姿态万千,变化无常。它们有的像羽毛,轻轻地飘在空中;有的像鱼鳞,一片片整整齐齐地排列着;有的像羊群,来来去去;有的像一张大棉被,严严实实地盖住了天空;还有的像峰峦,像河流,像雄狮,像奔马……②它们有时把天空点缀得很美丽,有时又把天空笼罩得很阴森。③刚才还是白云朵朵,阳光灿烂;一霎间却又是乌云密布,大雨倾盆。④云就像是天气的“招牌”:天上挂什么云,就将出现什么样的天气。理解填空。
①文中省略号前一组句子,是紧扣天上的云“________”来说明的,省略号后两个句子是紧扣天上的云“________”来说明的。
②“云就像是天气的‘招牌’”的意思是________。这句话所用的说明方法是________。本文的中心句是
| A.天上的云,真是姿态万千,变化无常。 |
| B.它们有时把天空点缀得很美丽,有时又把天空笼罩得很阴森。 |
| C.刚才还是白云朵朵,阳光灿烂;一霎间却又是乌云密布,大雨倾盆。 |
| D.云就像是天气的“招牌”:天上挂什么云,就将出现什么样的天气。 |
本段运用了哪几种修辞手法?请选出正确的一项
| A.比喻、排比、拟人、对比 | B.夸张、比喻、引用、对比 |
| C.比喻、排比、引用、夸张 | D.排比、拟人、借代、引用 |
本段文字在结构安排上采取了什么方法?
文中最后一句的“天气”不能改成“气候”,理由是什么?
仿照省略号前面的句子,根据规定的内容,再写两个句子。
熙熙攘攘的观众,有的________,________;有的________,________;……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去年六月,蒙大拿洛基博物馆的古生物学家帕特·莱基在蒙大拿荒原的一个偏僻地方,发掘出一具约12米长、约为完整骨骼75%的霸王龙骨骼化石。除了尾部短缺一小部分外,差不多是一具完整的霸王龙骨骼化石。 据此,科学家就能着手解开霸王龙的一些悬而未决之谜。
通常,体长12米,体重达3000千克,并长有17.7厘米长、剃刀般锋利牙齿的霸王龙,如果不归入食肉动物范围,令人难以理解的。可是,一部分古物学家认为,霸王龙短得可怜的前肢(在4.5米长的躯干上,前肢只有91厘米长),以及这蹒跚的步伐、缓慢的移动速度,使得它们不可能对小动物发起突然袭击。他们深信,霸王龙的食物是以死亡动物为主的。
为了研究霸王龙的奔跑能力,科学家对所发掘的霸王龙腿骨、骨盆、趾骨进行生物力学分析。他们测定了霸王龙化石上左前肢二头肌腱附着的痕迹,根据骨的大小和肌腱附着的度以及骨上大致的肌肉量,计算出霸王龙的每侧前肢可以抓得住约545千克的重量,这足以应付捕食的需要了,而食腐动物绝对不会长有能发挥如此强大力量的前肢。此外,过分短小的前肢在捕捉猎物时,也许还可借助于胸脯的重量,不让猎物逃走。填入中横线上的句子,表述最恰当的一项是()
| A.那便是唯一保存有完整的短小前肢同时也是最完整的骨化石。 |
| B.这是最为完整也是唯一保存至今仍有完整短小前肢的骨骼。 |
| C.那就是唯一保存有完整的短小前肢也是至今最完整的骨骼。 |
| D.这是至今最为完整也是唯一保存有完整的短小前肢的骨化石。 |
对霸王龙,科学研究者有两种不同看法。第一种认为是食腐动物,其根据是:① ,② ,第二种认为是食肉动物,其根据是: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捕捉猎物时可借助胸脯重量。你倾向于第 种看法。
泥盆纪晚期的某些肉鳍鱼类很可能曾经受到过极度干旱的威胁,迫使它们设法寻找新的水塘或溪流以便在其中继续生存下去,这就使它们不得不先爬上干旱的陆地,结果,有些肉鳍鱼类找到了新的水源,因此得以继续过它们的鱼类生活;大多数探险者很可能悲惨地死去;但是,最成功的恐怕要数那些在陆地上学会了新的生活方式的个体及其后代们,它们从此开创了全新的陆地生存空间,摆脱了水域对脊椎动物的限制,为向更高级的进化方向前进奠定了基础。
假设你是第一条从水中爬上岸的鱼,请展开你丰富的想象,试以第一人称写一篇作文,题目自拟。
阅读诗节,回答问题。
人造卫星又回答:
对了,我正想告诉你,
我靠神目——遥感技术,
发现了隐藏的古城废墟——
那是在南墨西哥的密林中,
有你古代的玛雅城两座;
两座古城里既有金字塔,
又有千姿百态的石头建筑。
这永不消逝的废墟呀,
它的考古价值堪称瑰宝骊珠:
显示出公元前六百至九百年间,
古代玛雅文化的繁荣画图!这是人造卫星对地球说的一番话,诗歌采用 的手法写出了人造卫星的技术在工作方面的重要作用。
从古代的遗迹来了解当时的历史,考古的价值就在这里。请你查阅资料,举出实例来证明这一点。
所有的星对于不认识这一套文字的人来说,全是一样的东西。认识的人却认得每颗星的名字,可以说出它跟别的星有什么分别。就像书里的话是用字母组成的一样,天上的星也组成星座。从古以来,当水手们需要在海上寻找道路的时候,他们就去看那星星写成的书。你知道,在水面上船只是不会留痕迹的,那里也没有什么写着“由此往北”的有箭头的指路牌。但是水手们并不需要这样的指路牌。他们有带磁针的罗盘,磁针永远指着北边。即使他们没有罗盘,他们也照样迷不了路。他们朝天望望,在许多星座当中找到了小熊星座,在小熊星座当中找到了北极星。有北极星的那边就是北方。云,是天空天书上的字母。它讲现在的事情,讲将来的事情。在天气最好的日子,云可以预测出雷雨或霪雨。有时候,在炎热的夏季,天空远远耸立着一座白色的云山。从这种云山向左右伸出两个夹头。山变得像铁匠铺里的铁砧了。飞行员知道,砧状云是雷雨的预兆。应该离它远一些才好。如果在它里面飞行,它会把飞机毁掉——在那儿的风就是刮那么有力。在空格上填入恰当的词。
这几段文字写了什么内容?
“水手们迷不了路”的原因是什么?飞行员远离砧状云的原因又是什么?这些说明了什么?
什么是“砧状云”?
给选文划分层次。
你能读懂哪些大自然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