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各题。(22分,选择题每小题3分)
夜缒而出,见秦伯,曰:“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邻?邻之厚,君之薄也。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夫晋,何厌之有?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秦伯说,与郑人盟,使杞子、逢孙、杨孙戍之,乃还。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A.若郑而有益于君亡:使……灭亡
B.夫晋,何之有厌:厌烦
C.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行李:出使的人
D.秦以利晋,唯君图之阙:侵损,削减

.下列各项中,对句中加点词语的用法和意义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1)夜缒出            (2)倚柱笑      
(3)邻厚,君薄也     (4)将焉取     

A.(1)与(2)的“而”相同,(3)与(4)的“之”不同
B.(1)与(2)的“而”相同,(3)与(4)的“之”相同
C.(1)与(2)的“而”不相同,(3)与(4)的 “之”不同
D.(1)与(2)的“而”不相同,(3)与(4)的“之”相同

与“夫晋,何厌之有”句式相同的一项是(   )

A.马之千里者 B.秦王购之金千斤,邑万家
C.而燕国见陵之耻除矣 D.何陋之有

烛之武劝说秦伯退师的理由,表述有错误的一项是( )

A.秦军欲越过晋国并看不起远方的郑国,这实际上是很困难的事。
B.相邻的晋国实力雄厚了,实际上自己的力量就削弱了,保留下郑国对秦也是会有好处的。
C.秦对晋侯有过恩赐,但晋侯回国后就违背承诺,并迅速筑墙拒守。
D.如让晋占领了郑,那么他们还要扩张势力,势必危及秦的安全,这种损秦肥晋的做法,实不足取。

将下面的文言文翻译成现代汉语。(共10分)
①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
②愿举国为内臣,比诸侯之列,给贡职如郡县。
③今闻购将军之首,金千斤,邑万家,将奈何?

科目 语文   题型 文言文阅读   难度 容易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问题。
于仲文,字次武,髫龀就学,耽阅不倦。及长,倜傥有大志,气调英拔。起家为赵王属,寻迁安固太守。
高祖为丞相,尉迥作乱,遣将檀让收河南之地。复使人诱致仲文,仲文拒之。迥怒其不同己,遣仪同宇文威攻之。仲文迎击,大破威众,斩首五百余级。以功授开府。迥又遣其将宇文胄渡石济,宇文威、邹绍自白马,二道俱进,复攻仲文。仲文自度不能支,弃妻子,将六十余骑,开城西门,溃围而遁。为贼所追,且战且行,所从骑战死者十七八。仲文仅而获免,达于京师。迥于是屠其三子一女。高祖见之,引入卧内,为之下泣。进位大将军,领河南道行军总管。给以鼓吹,驰传诣洛阳发兵,以讨檀让。
仲文军次蓼堤,去梁郡七里,让拥众数万,仲文以羸师挑战。让悉众来拒,仲文伪北,让军颇骄。于是遣精兵左右翼击之,大败让军。檀让以余众屯城武,别将高士儒以万人屯永昌。仲文诈移书州县曰:“大将军至,可多积粟。”让谓仲文未能卒至,方槌牛享士。仲文知其怠,选精骑袭之,一日便至,遂拔城武。迥将席毗罗,众十万,屯于沛县,将攻徐州。其妻子在金乡。仲文遣人诈为毗罗使者,谓金乡城主徐善净曰:“檀让明日午时到金乡,将宣蜀公令,赏赐将士。”金乡人谓为信然,皆喜。仲文简精兵,伪建迥旗帜,倍道而进。善净望见仲文军且至,以为檀让,乃出迎谒。仲文执之,遂取金乡。
毗罗恃众来薄官军,仲文背城结阵,去军数里,设伏于麻田中。两阵才合,伏兵发,俱曳柴鼓噪,尘埃张天。毗罗军大溃,仲文乘之,贼皆投洙水而死,为之不流。获檀让,槛送京师,河南悉平。毗罗匿荥阳人家,执斩之,传首阙下。勒石纪功,树于泗上。
史臣曰:仲文博涉书记,以英略自诩,尉迥之乱,遂立功名。
(《隋书·于仲文传》)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髫龀就学,耽阅不倦耽:沉迷
B.仲文军次蓼堤,去梁郡七里次:驻扎
C.金乡人谓为信然,皆喜信:实在,确实
D.毗罗军大溃,仲文乘之乘:乘机

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部表明于仲文“英略”的一组是()
① 复使人诱致仲文,仲文拒之。② 仲文仅而获免,达于京师。③ 让拥众数万,仲文以羸师挑战。④ 仲文诈移书州县曰:“大将军至,可多积粟。”⑤ 仲文简精兵,伪建迥旗帜,倍道而进。⑥ 仲文乘之,贼皆投洙水而死,为之不流。

A.①⑤⑥ B.③④⑤ C.①②③ D.②④⑥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于仲文年轻时就胸怀大志,气度超凡。蔚迥发动叛乱,并派人联合于仲文,但于仲文不为所动,予以拒绝。蔚迥对此极为愤怒,派遗仪同宇文威攻打于仲文。
B.之前,于仲文击溃了宇文威的军队。蔚迥又派遣两路大军围击于仲文。于仲文因麻痹大意受到贼兵两路合击,被迫率领六十多个骑兵突围而逃。而贼兵穷追不舍。
C.《孙子·计》云:“出其不意,攻其不备。”于仲文可谓深谙其道,在城武一役中,他在贼兵将士一片松散之时,挑选精锐,火速出击,一举攻占了城武。
D.在平定蔚迥之乱中,于仲文运筹帷幄,历经数战,最终生擒檀让,斩杀席毗罗。有鉴于此,朝廷为他刻石纪功,石碑立在泗水之滨。从此,于仲文功成名就。

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
(1)为贼所追,且战且行,所从骑战死者十七八。
(2)让悉众来拒,仲文伪北,让军颇骄。

夫兵形象水水之行避高而趋下兵之形避实而击虚水因地而制流兵因敌而制胜故兵无常势水无常形。能因敌变化而取胜者,谓之“神”。
用斜线(/)给上面文言文中的画线部分断句。(限6处)
夫兵形象水水之行避高而趋下兵之形避实而击虚水因地而制流兵因敌而制胜故兵无常势水无常形。

齐王使使者问赵威后。书未,威后问使者曰:“岁亦无恙耶?民亦无恙耶?”使者不,曰:“臣奉使使威后,今不问王,而先问岁与民,岂贱而后尊者乎?”
指出下列加点词的含义。(3分,每小题1分,)
(1)书未(2)使者不(3)岂贱而后尊者

宋太祖善待赵普
太祖时,赵韩王普为宰相,车驾因出,忽其第。时两浙王钱俶方遣使致书及海物十瓶于韩王,置在左庑下。会车驾至,仓卒出迎,不及也。上顾见,问何物,韩王实对。上曰:“此海物必佳。”即命启之,皆满贮瓜子金也。韩王皇恐,顿首谢曰:“臣未发书,实不知,若知之,当奏闻而却之。”上笑曰:“取之,无虑。彼谓国家事皆由汝书生耳。”因命韩王谢而受之。韩王东京宅皆用此金所修也。
指出下列加点词的含义。(4分,每小题1分)
(1)忽其第(2)不及也(3)韩王实对(4)取之,无虑

文言文阅读
越州赵公救灾记曾巩
熙宁八年夏,吴越大旱。九月,资政殿大学士、右谏议大夫知越州赵公,前民之未饥,为书问属县:灾所被者几乡?民能自食者有几?当廪于官者几人?沟防构筑可僦民使治之者几所?库钱仓廪可发者几何?富人可募出粟者几家?僧道士食之羡粟书于籍者其几具存?使各书以对,而谨其备。
州县吏录民之孤老疾弱不能自食者二万一千九百余人以告。故事,岁廪穷人,当给粟三千石而止。公敛富人所输及僧道士食之羡者,得粟四万八千余石,佐其费。使自十月朔,人受粟日一升,幼小半之。忧其众相蹂也,使受粟者男女异日,而人受二日之食。忧其且流亡也,于城市效野为给粟之所,凡五十有七。使各以便受之,而告以去其家者勿给。计官为不足用也,取吏之不在职而寓于境者,给其食而任以事。不能自食者,有是具也。能自食者,为之告富人,无得闭粜。又为之出官粟,得五万二千余石,平其价予民。为粜粟之所,凡十有八,使籴者自便如受粟。又僦民完城四千一百丈,为工三万八千,计其佣与钱,又与粟再倍之。民取息钱者,告富人纵予之,而待熟官为责其偿。弃男女者,使人得收养之。
明年春,大疫,为病坊,处疾病之无归者。募僧二人,以视医药饮食,令无失所恃。凡死者,使在外随收瘗之。
法,廪穷人,尽三月当止,是岁尽五月而止。事有非便文者,公一以自任,不以累其属。有上请者,或便宜多辄行。公于此时,蚤夜惫心力不少懈,事细巨必躬亲。给病者药食多出私钱。民不幸罹旱疫,得免于转死,虽死,得无失敛埋,皆公力也。
是时旱疫被吴越,民饥馑疾疠,死者殆半,灾未有巨于此也。天子东向忧劳,州县推布上恩,人人尽其力。公所拊循;,民尤以为得其依归。所以经营绥辑;先后终始之际,委曲纤悉,无不备者。其施虽在越,其仁足以示天下;其事虽行于一时,其法足以传后。盖灾沴之行,治世不能使之无,而能为之备。民病而后图之,与夫先事而为计者,则有间矣;不习而有为,与夫素得之才,则有间矣。予故采于越,得公所推行,乐为之其详,岂独以慰越人之思,将使吏之有志于民者不幸而遇岁之灾,推公之所已试,其科条可不等顷而具,则公之泽岂小且近乎!
【注】绥辑:安顿。 灾沴:灾害。
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以视医药饮食属:委托
B.或便宜多辄行便宜:容易做的事
C.所以经营绥辑;先后终始之际经营:谋划
D.乐为之其详识:记述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

A.之告富人无得闭粜君我呼入,吾得兄事之
B.计佣与钱今两虎共斗,势不俱生
C.令无失恃不者,若属皆且为
D.治世不能使之无,能为之备则天下之民皆引领望之矣

下列句子编为四组,全为赵抃“事必躬亲”的一组是()
①为书问属县灾所被者几乡;②公敛富人所输;③告以去其家者勿给;④为工三万八千;⑤为病坊,处疾病之无归者;⑥给病者药食多出私钱

A.①②⑥ B.②③④ C.①④⑤ D.③⑤⑥

下列各句对文章的阐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这是一篇调查记。记叙赵抃在越州救灾始末,重在总结并推广他的救灾经验。
B.开篇简叙救灾前的调查,赵抃先行下文所属各县,询问与救灾有关系的六件事。
C.作者没有停留在具体事实的交待上,叙中有议,表彰了赵抃急民之难的负责精神。
D.文章不循章法,将广为收集的救灾琐碎诸事,不作裁减,逐一写来,有条不紊。

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计官为不足用也,取吏之不在职而寓于境者,给其食而任以事。
②将使吏之有志于民者不幸而遇岁之灾,推公之所已试,其科条可不等顷而具。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