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ch是一种神经递质,实验人员欲研究Ach浓度与反应时间的关系(简图如下),在除去突触小泡的前提下自①处注入不同浓度的Ach,②处给予恒定刺激,③、④处分别为灵敏感应时间测量点。测得不同浓度Ach条件下③、④两处感受到信号所用时间如下表所示,下列各项叙述正确的是
| A.图中⑤、⑥与⑦共同构成一个突触 |
| B.实验中除去突触小泡的目的是防止实验结果受到相关因素的干扰 |
| C.表中数据说明高浓度Ach能抑制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 |
| D.表中数据说明Ach浓度的增加对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无明显影响 |
下图表示某植物的培育过程,请据图判断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 A.A→F体现了细胞的全能性 |
| B.C中是高度液泡化的薄壁细胞 |
| C.植株A和F的染色体数目相同 |
| D.植株F一般不能直接应用于生产 |
下列关于影响植物组织培养的因素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幼嫩组织较成熟组织易培养成功 |
| B.给外植体消毒用70%的酒精 |
| C.接种花药后一段时间内不需要光照,但幼小植株形成后需要光照 |
| D.生长素与细胞分裂素含量之比较高时有利于芽的分化 |
如下图为“白菜—甘蓝”杂种植株的培育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图示“白菜—甘蓝”植株不能结籽 |
| B.愈伤组织的代谢类型是自养需氧型 |
| C.上述过程中包含着有丝分裂、细胞分化和减数分裂等过程 |
| D.“白菜—甘蓝”杂种植株具有的性状是基因选择性表达的结果 |
在分离纤维素分解菌的实验过程中,操作有误的是()
| A.经选择培养后将样品涂布到鉴别纤维素分解菌的培养基上 |
| B.富集培养这一步可省略,但培养的纤维素分解菌少 |
| C.经稀释培养后,用刚果红染色 |
| D.对照组可将同样量的培养液涂布到不含纤维素的培养基上 |
甲、乙两图为“DNA的粗提取与鉴定”实验中涉及的两个操作装置图。相关叙述正确的()
| A.图甲的烧杯和图乙的试管中所用溶剂都为NaCl溶液,但两者浓度不同 |
| B.图乙试管经少许加热后即可观察到一支试管中的溶液明显变蓝,另一支试管中的溶液不变蓝 |
| C.图甲操作需用玻棒迅速搅拌以使DNA成为絮状沉淀并缠绕在玻棒上 |
| D.图乙操作中所用的二苯胺需现配现用以达到较好的鉴定效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