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加题某学生对SO2与漂粉精的反应进行实验探究:
| 操作 |
现象 |
| 取4 g漂粉精固体,加入100 mL水 |
部分固体溶解,溶液略有颜色 |
| 过滤,测漂粉精溶液的pH |
pH试纸先变蓝(约为12),后褪色 |
![]() |
i.ii.稍后,出现浑浊,溶液变为黄绿色; iii.稍后,产生大量白色沉淀,黄绿色褪去 液面上方出现白雾; |
(1)Cl2和Ca(OH)2制取漂粉精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pH试纸颜色的变化说明漂粉精溶液具有的性质是____________________。
(3)向水中持续通入SO2,未观察到白雾。推测现象i的白雾由HCl小液滴形成。进行如下实验:
a.用湿润的碘化钾淀粉试纸检验白雾,无变化;
b.用酸化的AgNO3溶液检验白雾,产生白色沉淀。
① 实验a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由实验a、b不能判断白雾中含有HCl,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现象ii中溶液变为黄绿色的可能原因:随溶液酸性的增强,漂粉精的有效成分和Cl-发生反应。通过进一步实验确认了这种可能性,其实验方案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将A瓶中混合物过滤、洗涤,得到沉淀X
①向沉淀X中加入稀HCl,无明显变化。取上层清液,加入BaCl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则沉淀X中含有的物质是____________________
②用离子方程式解释现象iii中黄绿色褪去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12分)某同学根据氧化还原反应的知识推测Na2O2与H2能反应。为了验证此推测结果,该同学设计并进行如下实验。
步骤1:按上图组装仪器(图中夹持仪器省略)并检查装置的气密性,然后装入药品;
步骤2:打开K1、K2,产生的氢气在流经装有Na2O2的硬质玻璃管的过程中,没有观察到任何现象;
步骤3:检验完H2的纯度后,点燃酒精灯加热,观察到硬质玻璃管内Na2O2逐渐熔化,淡黄色的粉末慢慢变成了白色固体,干燥管内硫酸铜未变蓝色;
步骤4:反应后撤去酒精灯,待硬质玻璃管冷却后关闭K1。
(1)实验室利用A装置还可以制备的气体是(写出1种即可)。
(2)盛装CuSO4药品的仪器名称是;B装置的作用是。
(3)必须检验氢气纯度的原因是。
(4)设置装置D的目的是。
(5)由上述实验可推出Na2O2与H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阅读下列实验内容,根据题目要求回答问题。
某学生为测定未知浓度的硫酸溶液,实验如下:用1.00 mL待测硫酸配制100 mL稀H2SO4溶液;以0.14 mol·L-1的NaOH溶液滴定上述稀H2SO4 25.00 mL,滴定终止时消耗NaOH溶液15.00mL。
(1)该学生用标准0.14 mol·L-1 NaOH溶液滴定硫酸的实验操作如下:
| A.用酸式滴定管取稀H2SO4 25.00mL,注入锥形瓶中,加入指示剂。 |
| B.用待测定的溶液润洗酸式滴定管。 |
| C.用蒸馏水洗干净滴定管。 |
| D.取下碱式滴定管用标准的NaOH溶液润洗后,将标准液注入碱式滴定管“0”刻度以上2—3cm处,再把碱式滴定管固定好,调节液面至“0”刻度或“0”刻度以下。 |
E.检查滴定管是否漏水。
F.另取锥形瓶,再重复操作一次。
G.把锥形瓶放在滴定管下面,瓶下垫一张白纸,边滴边摇动锥形瓶直至滴定终点,记下滴定管液面所在刻度。
①滴定操作的正确顺序是(用序号填写)。
②该滴定操作中应选用的指示剂是。
③在G操作中如何确定终点?
(2)碱式滴定管用蒸馏水润洗后,未用标准液润洗导致滴定结果(填“偏小”、“偏大”或“无影响”)。
(3)用标准NaOH溶液滴定时,应将标准NaOH溶液注入滴定管(选填“甲”或“乙”)中。
(4)观察碱式滴定管读数时,若滴定前仰视,滴定后俯视,则结果会导致测得的稀H2SO4溶液浓度测定
值(选填“偏大”“偏小”或“无影响”)
(5)计算待测硫酸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计算结果精确到小数点后二位)mol·L-1(2分)。
(选考)【化学——选修2:化学与技术】
在富碘卤水中,采用如图所示的工艺流程生产单质碘:
试回答:
(1)乙、丁中溶质的化学式:乙______________;丁____________。
(2)第④步操作中用稀硫酸浸洗的目的是____________(填写字母编号)。
A.除去未反应的AgI
B.除去未反应的I-
C.除去未反应的Fe
(3)第⑦步操作可供提纯I2的两种方法是______和______(不要求写具体步骤)。
(4)实验室检验I2的试剂是_______________。
(5)甲物质见光易变黑,其反应的化学方程_____________________。
(6)反应⑤中所加硝酸应选_________硝酸(填“浓”或“稀”),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分)二氯化二硫(S2C12)在工业上常用作橡胶硫化剂。实验室可用如下装置(略去夹持仪器)模拟生成过程。
查阅资料:
①S2Cl2是一种金黄色易挥发液体(熔点:-76℃,沸点:138℃),具有强烈的窒息性,且易与水发生水解反应。
②将干燥的氯气在110℃~140℃与硫反应,即得到S2C12粗品。
(1)装置I、II、II连接可制取纯净、干燥的氯气,则两个II装置内的试剂依次是__________________。
制备C12的过程中,某实验小组利用刚吸收过少量SO2的NaOH溶液吸收C12,防止污染环境。吸收一段时间后,某同学取出2mL吸收后的溶液(强碱性)于试管中,充分振荡后向其中滴加3~4滴淀粉-KI溶液,发现溶液先变蓝,随即又褪去。溶液先变蓝,说明吸收Cl2后的溶液中存在__________(填微粒符号),蓝色褪去的可能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用离子方程式回答)。
(2)长玻璃管b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
(3)该实验的操作顺序应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用序号表示)。
| A.加热装置a | B.通入C12 |
| C.停止通Cl2 | D.停止加热装置a |
(4)装置d中应放置的试剂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其作用为__________________。
(4分)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
(1)下列与实验相关的叙述正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写代号)。
A.用苯萃取溴水中的溴时,将溴的苯溶液从分液漏斗下口放出
B.“中和滴定”实验中,左手控制滴定管的玻璃活塞,右手旋摇锥形瓶,两眼注视滴定管内溶液液面变化,直至滴定终点
C.除去干燥CO2中混有的少量SO2,可将混合气体依次通过盛有酸性KMnO4溶液、浓硫酸的洗气瓶
D.已知I3-
I2+I-,向盛有KI3溶液的试管中加入适量CCl4,振荡静置后CCl4层显紫色,说明KI3在CC14中的溶解度比在水中的大
E.“中和滴定”实验中,容量瓶和锥形瓶用蒸馏水洗净后即可使用,滴定管和移液管用蒸馏水洗净后,必须干燥或润洗后方可使用
(2)用仪器A、B和胶管组成装置收集NO气体(注:仪器A气密性良好;除水外不能选用其它试剂),正确的操作步骤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