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下表完成下列问题。
| |
年份 |
世界总产量 |
该农产品总量世界排名及产量 |
|||
| 1 |
2 |
3 |
4 |
|||
| 某农产品 |
1993 |
264.5 |
印度 72.0 |
中国 58.8 |
斯里兰卡 24.5 |
肯尼亚 20.0 |
| 1996 |
263 |
印度 72 |
中国 59 |
斯里兰卡 25 |
肯尼亚 25 |
该农产品为( )
| A.棉花 | B.甘蔗 | C.茶叶 | D.天然橡胶 |
该农产品在中国主要分布于( )
| A.热量较好、雨量适中的暖温带地区 |
| B.亚热带的丘陵地区 |
| C.海南岛、西双版纳、雷州半岛等地 |
| D.热带、亚热带的平原地区 |
读a,b,c三幅图,回答小题。
20世纪60年代后()
①全球大气中二氧化碳体积分数持续增加
②全球大气中的二氧化碳体积分数增加了5倍
③全球气温呈上升趋势
④我国气温超越了历史最高水平
| A.①② | B.①③ |
| C.①④ | D.②④ |
与三幅图相吻合的结论是()
①我国目前正处于冷暖交替过程中的寒冷期
②我国目前正处于冷暖交替过程中的温暖期
③近五千年来,我国气温波动值在2℃以内
④近三十年,大气中二氧化碳的体积分数与气温变化趋势大体相近
| A.①③ | B.①④ |
| C.②④ | D.②③ |
近年来,与a、b图示信息有关的地理现象有( )
①华北地区春季旱情加重
②黄河三角洲向海洋推进
③大气层频发强磁暴
④格陵兰岛冰盖面积减小
| A.①③ | B.①④ |
| C.②④ | D.②③ |
二氧化碳被称为保温气体,是因为()
| A.吸收太阳辐射,使大气增温 |
| B.破坏臭氧,使到达地面的紫外线增多 |
| C.强烈吸收地面放出的红外线长波辐射 |
| D.通过光化学反应向大气中释放热能 |
影响全球气候的主要因素是()
| A.太阳辐射、洋流 |
| B.大气环流、地面状况 |
| C.洋流和人类活动 |
| D.太阳辐射、大气环流 |
下列关于大气环境保护的说法,正确的是( )
①全球变暖会使降水增加,农作物增产
②积极开发氟利昂的代用品以及研制新型制冷系统,是保护臭氧层的有效措施
③对煤炭中硫资源的综合开发利用,是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有效措施
④保护大气环境,需要全球合作
| A.①② | B.①③ |
| C.②④ | D.①④ |
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含量增加将会产生的后果是()
①海面上升
②温带草原地区气候变干
③腐蚀建筑物
④皮肤癌发病率上升
| A.①② | B.①③ |
| C.①④ | D.②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