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CH3Cl为无色,略带臭味的气体,密度为2.25g/L,熔点为-24.2℃,20℃时在水中的溶解度为400mL,易溶于乙醇和丙醇等有机溶剂。
Ⅰ.实验室制取CH3Cl的原理是CH3OH +HCl(浓)CH3Cl+H2O。具体步骤如下:

①干燥ZnCl2晶体;
②称取24g研细的无水ZnCl2和量取20mL浓盐酸放入圆底烧瓶,同时量取一定量的甲醇放入分液漏斗中;
③将分液漏斗里的甲醇逐滴滴入烧瓶中并加热,待ZnCl2完全溶解后有CH3Cl气体逸出,可用排水法收集。请回答:
(1)实验室干燥ZnCl2晶体制得无水ZnCl2的方法是                             
(2)反应过程中滴入烧瓶中甲醇的体积比盐酸少(甲醇与浓盐酸的物质的量浓度接近)
其理由是                        
(3)实验室为何用排水法收集CH3Cl?
Ⅱ.据某资料记载,CH4分子中的一个H原子被Cl原子取代后,其稳定性受到影响,可被强氧化剂酸性高锰酸钾氧化。现有四只洗气瓶;分别盛有以下试剂:

A.1.5%KMnO4(H+)溶液 B.蒸馏水
C.5%Na2SO3溶液 D.98%H2SO4

(1)为证实这一理论的可靠性,请从上面选择最恰当的洗气瓶,将a装置生成的气体依次通过洗气瓶
(填洗气瓶编号),如果观察到                  则证实上述资料的正确性。
(2)写出洗气瓶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C元素的氧化产物为CO2):                    
(3)如果CH3Cl是大气的污染物,上述洗气瓶之后还应接一只盛            的洗气瓶。

科目 化学   题型 实验题   难度 困难
知识点: 常见气体制备原理及装置选择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下图为某加碘盐标签的一部分。

已知:①KIO3+5KI+3H2SO4=3K2SO4+3I2+3H2O②I2+2Na2S2O3=2NaI+Na2S4O6(无色)
某同学想定量测定此加碘盐中碘元素的含量,进行以下实验:
步骤1:称取ag市售食盐,配成溶液,全部转移至锥形瓶中,加入适量新制KI溶液,滴入几滴稀硫酸,溶液变黄色,再加入3滴淀粉溶液。
步骤2:取一支50mL碱式滴定管,用bmol·L-1的新制Na2S2O3 溶液润洗2~3次后,装满溶液,调节液面高度至0刻度。
步骤3:开始滴定直至终点,重复操作2~3次,实验数据记录如下:

(1)第一次读数为mL。
(2)滴定终点的判断方法
(3)经过计算,此碘盐碘元素的含量为mg·kg-1(用含a、b的最简表达式表示) 。
(4)下列操作可能会导致测量结果偏低的是

A.步骤1中称取食盐时将砝码放在左盘,食盐放在放在右盘,游码读数为0.5g
B.步骤1所配食盐溶液未完全转移至锥形瓶
C.步骤2中滴定管洗涤后未润洗
D.步骤3滴定前滴定管尖嘴处有气泡,滴定后气泡消失

(5)请在答题纸的方框内画出正在排气泡的碱式滴定管(仅画出刻度以下部分)

某同学在用稀硫酸与锌制取氢气的实验中,发现加入少量硫酸铜溶液可加快氢气的生成速率。请回答下列问题:
(1)上述实验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有
(2)硫酸铜溶液可以加快氢气生成速率的原因是
(3)为了进一步研究硫酸铜的量对氢气生成速率的影响,该同学设计了如下一系列实验。将表中所给的混合溶液分别加入到6个盛有过量Zn粒的反应瓶中,收集产生的气体,记录获得相同体积的气体所需时间。

混合液
A
B
C
D
E
F
4mol·L-1H2SO4/mL
30
V1
V2
V3
V4
V5
饱和CuSO4溶液/mL
0
0.5
2.5
5
V6
20
H2O/mL
V7
V8
V9
V10
10
0

①请完成此实验设计,其中:V1=,V6=,V9=
②反应一段时间后,实验E中的金属呈色。
③该同学最后得出的结论为:当加入少量CuSO4溶液时,生成氢气的速率会大大提高。但当加入的CuSO4溶液超过一定量时,生成氢气的速率反而会下降,请分析氢气生成速率下降的主要原因

(12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规定葡萄酒中SO2最大使用量为0.25g·L-1。某兴趣小组用下图装置(夹持装置略)收集某葡萄酒中SO2,并对其含量进行测定。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O—16 S—32)
(1)仪器B的名称是,水通入A的进口为
(2)B中加入300.00mL葡萄酒和适量盐酸,加热使SO2全部逸出并与C中H2O2完全反应,写出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3)除去C中过量的H2O2,然后用0.0900mol·L-1NaOH标准溶液进行滴定,若滴定终点时溶液的pH=8.8,则选择的指示剂为;若滴定的实验操作如下:
①检查滴定管是否漏水
②用标准液润洗盛标准液的滴定管
③装标准溶液并调整液面(记录初读数)
④用蒸馏水洗涤玻璃仪器
⑤把锥形瓶放在滴定管下面,瓶下垫一张白纸,边滴边摇至滴定终点,记下滴定管液面刻度。
则滴定操作的正确顺序是(用序号填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用标准NaOH溶液滴定时,以下操作引起误差偏大的是

A.滴定前仰视,滴定后俯视
B.盛标准液的滴定管用蒸馏水洗后未用标准液润洗
C.颜色改变立即读数
D.盛标准液的滴定管滴前尖嘴部分有气泡,终了无气泡

(5)滴定至终点时,消耗NaOH溶液20.00mL,该葡萄酒中SO2含量为g·L-1

(10分)(1)下图所示是中学化学常用的玻璃仪器,请在下列操作中填入相应的仪器

①从氯化钠溶液中获得氯化钠晶体______。
②分离CCl4(沸点为76.75℃)和甲苯(沸点为110.6℃)的混合物______。
(2)实验室需用230ml 1.0mol/L的NaOH溶液
①在配制溶液过程中,上述仪器中还缺少的玻璃仪器是:________________玻璃捧等。
②计算需称量的NaOH固体质量为________________g
③配制过程中,下列操作情况会使结果偏低的是

A.溶解后未冷却直接转移至容量瓶,立即定容
B.转移溶液后,未洗涤烧杯和玻璃棒就直接定容
C.定容时,俯视容量瓶刻度线观察液面
D.定容后,倒置容量瓶摇匀经平放静置,液面低于刻度线,继续加水定容

(3)若1.0mol/LNaOH溶液的密度为1.1g/cm3,则质量分数为__________%

羟基是重要的官能团。某化学小组以下列4种物质的溶液作为研究对象,比较不同物质的羟基中氢原子的活泼性。①碳酸②乙醇③苯酚④乙酸
I.甲同学设计并实施了如下实验方案。

编号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结论及解释

1
分别取4种溶液,滴加紫色石蕊溶液
溶液变红的是①④溶液



2
向含酚酞的NaOH溶液中,各滴加等量的②③两种溶液
②中无明显现象
③中红色明显变浅
滴加③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用一定浓度的醋酸溶液浸泡水垢(水垢主要成分为碳酸钙)

_______________



4
将CO2通入C6H5ONa溶液中

_______________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结论:
4种物质的羟基中的氢原子的活泼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填序号)_____________。

II.乙同学在研究了甲同学的实验方案后,提出如下改进方案,能一次比较乙酸、碳酸和苯酚的羟基中氢原子的活泼性,实验仪器如下图所示。

(1)利用上述仪器组装实验装置,其中A管插入(填字母,下同)______中,B管插入__________中,C管插入_________中。
(2)丙同学查资料发现乙酸有挥发性,于是在试管F之前增加了一个盛有_______溶液的洗气装置,使乙同学的实验设计更加完善。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