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5年,“江浙京奉鲁豫各处兵戈纷起,除水路轮船可达之少数各地外,其津浦、京汉、陇海、胶济、京绥各铁路货车一律停开,所属各省份运输阻断,几乎无货可售”。上述材料说明中国民族工业萧条的原因之一是( )
A.蒋介石对红军连续发动“围剿” | B.一战后列强加紧对中国的经济掠夺 |
C.军阀割据与军阀之间的混战 | D.民族工商业间的恶性竞争,无货可售 |
某位学者描述中国史上的一种制度是“虽无相名,实有相职。虽有相职,实无相权。既无相权,却有相责。”他指的制度应该是下列
A.内外朝制 | B.三省六部制 |
C.中书省制 | D.内阁制 |
秦设郡县二级制,汉代设州郡县三级,唐代设道州县三级,宋代设路州县三级,元代设省路府州县五级,这一现象从制度设计目的的角度反映了
A.地方主动性能动性加强 | B.君主专制的强化 |
C.王朝疆域越来越辽阔 | D.中央集权加强的趋势 |
据史料记载,从汉到明清,宰相大臣的上朝礼仪经历了由坐到站、再到跪的变化,这一现象本质上反映了
A.中央集权由盛到衰的趋势 | B.中国礼仪不断等级化的趋势 |
C.君主专制不断加强的趋势 | D.君臣关系不断恶化的趋势 |
君权与相权的矛盾是古代中国统治集团内部的一对主要矛盾。下列各项中体现了这对矛盾的史实包括①汉代中朝的设立②唐代节度使的设置③宋代参知政事的增设④清代议政王大臣会议的成立
A.①③ | B.②③ | C.③④ | D.①④ |
“三司之职,国初沿五代之制置使,以总国计,应四方贡赋之入,朝廷不预,一归三司,通管盐铁、度支、户部……。”这段引文描述的财政官制应该属于
A.汉代 | B.唐朝 | C.宋朝 | D.元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