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50年代初周恩来说:“解决中缅边界问题应该加快步伐了。……我们社会主义国家当然不扩张,但人家不信。所以要用实际的行动使他们慢慢相信。”为此中国政府( )
A.奉行“一边倒”外交政策,捍卫社会主义阵营 |
B.重申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发展与新兴民族独立国家关系 |
C.倡导多边外交,建立新型区域合作组织 |
D.提出“求同存异”方针,加强同亚非各国联系 |
从1978年到1992年,历经十多年的探索和实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有了明确方向。这里的方向是指()
A.对内改革对外开放 | B.世界贸易组织接纳中国为新成员 |
C.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 D.长期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
在辛亥革命、二次革命、护国运动中,一些地方的革命党人宣布“独立”。其“独立”的实质是()
A.建立民主共和的国家 | B.实行革命党人的武装割据 |
C.强调地方政府的自治权力 | D.反对专制黑暗的中央政府 |
光绪二十四年(1898)五月,维新派代表人物康有为从“中体西用”的角度论述了科举制度改革的必要性。这表明他( )
A.在戊戌变法初期思想趋于保守 | B.认同洋务派的“中体西用”思想 |
C.在教育改革方面与洋务派观点一致 | D.所说的“体”和“用”与洋务派不同 |
近代某思想家说:“然则必欲予民权自由,何必定出于革命乎?革命未成,而国大涂炭,则民权自由,且不可得也。”这位思想家主张( )
A.民主共和 | B.改良维新 | C.暴力革命 | D.君主专制 |
“君为主,则必尧舜之君在上,而后可久安长治;民为主,则法制多纷更,心志难专一。究其极,不为流弊。惟君民共治,上下相通,民隐得以上达,君惠亦得以下逮。”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判断这段文字的作者是( )
A.魏源 B.王韬 C.宋教仁 D 胡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