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先时国家始制九品,各使诸郡选置中正,差叙自公卿以下,至于郎吏,功德材行所任。茂同郡护羌校尉(官名)王琰,前数为郡守,不名为清白。而琰子嘉(即王琰之子王嘉)仕历诸县,亦复为通人(学识渊博通达的人)。嘉时还为散骑郎(官名),冯翊郡(地名)移嘉为中正。”该材料主要表明中正官(  )

A.以严格的考试作为录用标准 B.大多在中央官员中选置产生
C.从各郡现任官员中选拔兼任 D.对当地人物的德才进行评定
科目 历史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世界经济格局的演变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汉武帝颁布“推恩令”,规定诸侯王死后,除了嫡长子继承王位外,其他子弟也可以受封土地为列侯。此项措施的实施使得()

A.汉初以来的分封制被废除 B.宗法制得以重新确立
C.王国问题得到了妥善处理 D.土地兼并更加严重

秦始皇实行“焚书坑儒”,汉武帝推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二者的根本着眼点是()

A.压制知识分子 B.区别对待古代文化
C.完善法律机制 D.加强君主专制

《史记·秦始皇本纪》记载:“侯生卢生相与谋曰:‘……天下之事无小大皆决于上,上至以衡石量书,日夜有呈[定量],不中呈[不完成定量]不得休息。贪于权势至如此,未可为求仙药。’”从中我们能得出的结论是()
①臣民对秦始皇独断专权不满②秦始皇十分勤于政事
③秦始皇欲求仙药想长生不老④秦始皇统一了度量衡

A.①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④

秦朝实际负责管理、控制军事的是()

A.御史大夫 B.丞相 C.太尉 D.皇帝

下列战国时期百家争鸣的主张中,反映了当时社会发展趋势的是()

A.民贵君轻 B.兼爱尚贤
C.中央集权 D.无为而治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