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6年,孙中山先生曾对“宁波帮”企业家作过高度评价:“凡吾国各埠,莫不有甬人事业,即欧洲各国,亦多甬商足迹,其能力之大,固可首屈一指者也。”由此可得出“宁波帮”发展迅速的原因可能是
A.引进西方工商理念 | B.诚信经营 |
C.与外商进行勾结 | D.依靠封建权贵 |
图所示中国新时期外贸状况,对此解读正确的是( )
A.中国对外贸易处于出超地位 | B.表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 |
C.加入世贸组织促进了外贸大幅度的增长 | D.中美建交促进了中国对外贸易的发展 |
茶是中国传统文明的代表符号之一。公元4至7世纪,茶陆续传播到朝鲜半岛和日本,并内化为其民族文化的一部分。18世纪,中国茶传入英国,却一直伴随着关于饮茶合适与否的争论,焦点集中于经济、社会甚至健康等方面。以上对待中国茶的不同态度说明了( )
A.异域文明之间的交流碰撞 | B.同一物种接受度的地域差异 |
C.东亚文明的开放性与欧洲文明的保守性 | D.交通便利性在文明传播中的特殊地位 |
海禁政策与朝贡贸易是明代初期对外贸易的两大政策。这些政策,一方面禁止民间贸易活动,另一方面,本着“厚往薄来”的原则,从事官方贸易活动,如郑和七下南洋。其实质( )
A.发展海外贸易 | B.成为海上强国 |
C.巩固封建统治 | D.表明大国身份 |
公元666年,唐高宗准备举行封禅大典。皇后武则天提出由她自己来祭地。八年后,她又提出改“父在为母服丧一年”为“服丧三年”。690年,武则天做了女皇帝。这反映了( )
A.男尊女卑的社会风气有所改变 | B.武则天有超强的个人能力 |
C.唐代有不拘礼数的传统 | D.儒家思想受到冲击 |
图是中国历史上某一时期各地区货币使用情况示意图,该图从一个侧面反映了( )
A.经济发展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 | B.商品经济达到相当高的水平 |
C.金属冶铸水平的地区差异很大 | D.经济发展不平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