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同学在学习“近代西方民主政治的确立与发展”这一专题时,制作了下面的学习卡片,请指出以下内容共有几处错误( )
A.0处 | B.1处 | C.2处 | D.3处 |
孙中山说:“一般普通人民负担的杂捐太重,总是要纳税,所以便很穷,所以中国的穷人便很多。这种穷人负担太重的原故,就是由于政府抽税不公道,地权不平均,土地问题没有解决。”可见()
A.孙中山认识到节制资本的重要性 | B.孙中山主张申民权进而限制地主 |
C.近代中国贫困的根源是土地不均 | D.土地问题是民生主义的重要内容 |
“今虽新政治之建设,忙乎未有端倪也,而数千年来恶政治之巢穴,为国家进步之一大障碍物者既已拔去,此后改良政治之余地,较前为宽,其机会较前为多,其用力较前为易……若我国民而终不能行共和政治也,则亦终不能行君主立宪政治。”(1912年梁启超《中国立国大方针商榷书》)。梁启超的观点表明()
A.君主立宪成为必然选择 | B.以暴力推翻满清的必要性 |
C.民主共和已成为时代潮流 | D.民主共和道路根本行不通 |
美国制宪会议代表麦迪逊说:“一般生活艰苦……人的数目,一定会超过与贫穷绝缘的人根据平等选举的原则,政权必然会落人前一种人的手中……应该组织这样的政府,使富裕的少数人得到保护,不受多数人的侵犯。”这表明他主张()
A.应限制民主以防止穷人侵害富人 | B.在美国建立君主立宪政体 |
C.应根据财产多少选择政府官员 | D.以广泛的民主限制有产者 |
“字母,就算是用金子写成,也添附于纸和羊皮纸,……如果蒂丘斯在你的纸或羊皮纸上写了一首诗、一段历史或一篇演说,对这一整体,不是蒂丘斯,而是你将被判定为所有人。……如果某人在他人的木板上作画,有些人认为木板添附于画;另一些人则认为:画,无论是怎样的,添附于木板。但朕(东罗马皇帝查士丁尼)认为,木板添附于画较好。”这一罗马法原始文献反映了该法()
A.鼓励文字作品的传播和绘画的创作 |
B.重视对智力劳动成果所有权的保护 |
C.认可新物的归属取决于皇帝的裁量 |
D.强调恶意添附的人不能取得所有权 |
明清时期,李贽主张在自由竞争中“各遂千万人之欲”,王夫之鲜明地提出了“人无不自谋其生,上之谋之,不如其自谋”的命题,戴震亦认为“凡事之经纪于官府,恒不若各自经纪之责”。三者观点的共同之处是()
A.反对重本抑末,主张“工商皆本” |
B.反对闭关锁国政策,主张对外开放 |
C.反对行政权力支配社会经济运作 |
D.猛烈抨击封建伦理道德抑制人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