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0年代上海《申报丛书》如是描述某经济政策:“解放了个人的商业和个人的工业之束缚,对于农民废止了生活必需量以外的谷物强制征收。”据此推断,该经济政策( )
A.集中人力物力财力保卫了新生政权 |
B.允许自由贸易促进了商品经济迅速发展 |
C.使美国逐步走出经济大萧条的阴影 |
D.优先发展重工业造成国民经济比例失调 |
孙中山和毛泽东是20世纪的两位伟人,对中国历史发展都作出了杰出贡献。他们思想的相同之处不包括
A.直接来源于西方启蒙思想 | B.体现了与时俱进的精神 |
C.成为中国民主革命指导思想 | D.包含反帝反封建的内容 |
孙中山认为,西方国家贫富不均,劳资矛盾尖锐,“社会革命其将不远”,中国应该防患于未然,因此他提出了
A.民族主义 | B.民权主义 | C.民生主义 | D.三大政策 |
1808年5月3日,拿破仑的军队入侵西班牙,首都马德里近郊的民众奋起抗击。法军集体屠杀了上千名起义者。受此事件激发,西班牙画家戈雅作了画作《1808年5月3日夜枪杀起义者》。此画可以从侧面解释拿破仑帝国走向末日的重要原因是
A.欧洲民族意识逐渐觉醒 | B.欧洲反法同盟的持续军事打击 |
C.法国人民厌恶非正义的战争 | D.欧洲封建势力大于资本主义势力 |
有同学说:“拿破仑加冕称帝,恢复了专制统治,所以说拿破仑是封建势力的代表。”对此你认为
A.前提和结论都是正确的 | B.前提正确,结论错误 |
C.前提结论都错误 | D.前提错误,但结论是对的 |
华盛顿说:“剑是维护自由的最后手段,一旦自由得到确立,就应该将它放在一旁。”
下列华盛顿的活动不能体现这一观点的是
A.首任总统后改善与英国关系,与周边印第安人签订友好条约 |
B.领导独立战争期间力主与英国和谈 |
C.欧洲英法开战之际宣布“严守中立”政策 |
D.告别演说告诫不要感情用事同外国进行友谊的结合或敌对的冲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