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1787年宪法在制定之初,存在着“五分之三妥协”,即把五个黑人折合成三个人来计算南方各州的人口总数。这往往被看成是该宪法存在种族歧视和没有废除奴隶制度的明证。但若非从理想或道德角度出发,而是从当时实际出发,这种妥协是可取的,废除奴隶制也是不可能做到的。这便是道德评判与现实评判之间的矛盾。据此判断,下列各项也存在这种矛盾之处的是( )
A.洋务派“中体西用”思想 | B.义和团“扶清灭洋”口号 |
C.辛亥革命结束了封建帝制 | D.太平天国颁布《资政新篇》 |
关于下表说法正确的是
阶段 |
留学方向 |
人数 |
鸦片战争到甲午战争 |
美国 |
120人 |
欧洲 |
80余人 |
|
甲午战争到民国初年 |
日本 |
22000人以上 |
欧美 |
600人左右 |
|
民国初年到20世纪20年代末 |
美国 |
5362人 |
法国 |
1700名以上 |
|
苏联 |
1600人左右 |
|
日本 |
20000人以上 |
|
其他欧洲国家 |
5000人以上 |
A.美国一直都是近代中国人最向往留学的地方
B.欧洲一直都是近代中国人最向往留学的地方
C.甲午战争改变了中国人留学的方向
D.八国联军侵华改变了中国人留学的方向
南京是中国近代史的起点,也是中国近代史的终点,还是中国近代民主进程的重要见证城市。下列能够体现第三种说法的是
①在南京江面签订了《南京条约》
②孙中山在南京成立中华民国临时政府
③南京大屠杀
④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国民政府“总统府”
A.①③ | B.②④ | C.①④ | D.③④ |
云南省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已于2015年1月26日至31日在昆明召开。其中“云南省”这个名称最早起源于
A.周朝的分封制 | B.秦朝的郡县制 |
C.隋朝的科举制 | D.元朝的行省制度 |
清代有一种选官制度叫捐官(即朝廷公开的卖官制度),这给社会底层的富商大贾们开辟了一条升迁的快速通道。该规定反映出清代
A.政府鼓励工商业的发展 | B.商人的社会地位提高 |
C.商业成为主要经济部门 | D.科考功名失去吸引力 |
光荣革命以前,英国的最高权力属于国王,为国王作出重要帮助的是在国王密室(cabinet)开会的少数重要人物,他们商讨国家大事,这就是英国现代内阁的起源。此时英国的密室会议相当于
A.汉朝的中朝 | B.唐朝的中书省 |
C.宋代的中书门下省 | D.清朝的理藩院 |